BMC Geno:于军等不同药效金银花基因表达分析研究获进展
FLJ和rFLJ中contigs与序列数据库中所有非冗余的(non-redundant)数据BlastX分析结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于军研究员及其团队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合作,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s GA平台)分别对两种不同药效金银花品种(FLJ和rFLJ)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测序分析...
:鉴定出肺部和大脑多纤毛细胞正常发育关键性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主要基因multicilin告诉细胞长出多种毛状纤毛(粉红色),图片来自美国沙克生物研究中心。 美国沙克生物研究中心科学家鉴定出一个告诉细胞生长出许多纤毛---让液体流经肺部和大脑的微小毛状结构---的基因。这一发现可能有助科学家开发出利用干细胞替换肺部和其他器官中受损组织的新治疗方法。
美国Spectral发布最新超灵敏多模式活体分子影像系统
Spectral Instruments(SI)公司是世界顶级的成像系统及高端CCD制造商,世界第一台高灵敏度成像系统即采用SI公司的CCD捕获成像。基于对活体分子成像技术的深刻理解,结合最先进的超冷CCD和X光成像技术,数位原Xenogen(精诺真)公司顶级技术人员的加入,使SI公司的分子影像研发团队具备了世界最领先的技术能力。
Genome Biology:新技术90分钟完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美国国家儿童医院(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发人员最近在Genome Biology上发布了一个自主开发的分析软件,表示这个软件使寻找全基因组致病变异从几周缩短到按几十个小时
由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热到对转化医学的一点思考
2005年4月15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三个独立的研究小组的三篇论文,解析同一种疾病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遗传机制。三篇文章的结论都认为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基因的同一变异(多态性)位点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遗传因素。
:两种猴基因组分析揭示遗传差异重要性
2011年10月17日,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大基因和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SCCIP)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完成的食蟹猴及中国恒河猴基因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
nature biotechnology: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解密血液早期发育调控网络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应用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与计算方法描述了血液发育的转录调控网络。这项研究为分析器官发育的调控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Nature:GWAS分析发现影响人体脂肪分布的新基因位点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发表了多国科学家共同研究的一项最新成果,他们对大量人群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发现了许多影响人体脂肪分布的基因。这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了解基因如何影响人体脂肪分布和肥胖提供了重要启示。
:维生素D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进展
近日,国家交叉中心李启寨副研究员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在25羟基维他命D循环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取得阶段性成果。该成果发表在《人类分子遗传学》期刊。 羟基维他命循环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他们对2396个病例和2105个对照的基因组上的593253个突变位点进行了25羟基维他命D循环水平的关联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Am J Clin Nutr:“肥胖基因”可能会影响饮食模式
肥胖责任在于你的基因吗?近日,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某些“肥胖基因”变异个体倾向于吃更多的饭菜和小吃,每天消耗更多的热量、高脂肪以及含糖的食物。 他们的研究成果刊登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杂志上,该研究揭示FTO和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某些变异在饮食习惯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而可导致某些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