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夜班或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

2013年3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期发表在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文章称,上夜班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率。 该文章分析了1101位晚期卵巢癌病人,389位早期病人和1832位正常女性。所有的被试者年龄介于35至74岁。科研人员询问所有被试工作时间,以及是否上夜班。

2013-03-15

Cancer Res:揭示卵巢癌抵御机体自然杀伤T细胞免疫效应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ancer Research在线刊登了德国伯恩大学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GD3 as a Suppressor of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Ovarian Cancer,”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卵巢癌中,新分子GD3可以作为先天免疫效应的一个抑制剂。

2012-11-18

ImmunoCellular公司获卵巢癌新靶标EphA2使用许可

卵巢癌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在早期阶段症状很不明显,容易与其他一些不太严重的疾病相混淆,所以往往不易被发现,很多患者在确诊时都已到了晚期。ImmunoCellular公司目前正在开发ICT-140,这是种利用患者自身细胞的卵巢癌疫苗,同时该公司已被授权利用一种新的卵巢癌靶标,使得卵巢癌的个性化治疗成为可能。 ICT-140是一种基于细胞的疫苗,用于卵巢癌的治疗。

2012-03-26

ACC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检测早期卵巢癌生物标记物

2013年9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作为一种常见癌症之一,卵巢癌患者大约有70%是在其癌症晚期被发现的。而此时的患者长期生存率则不到30%。因此科学家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能够尽快检测到卵巢癌蛛丝马迹的生物标记物。来自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名为CA125的生物标记物可能会帮助人们完成这一梦想。

2013-09-10

Nature:科学家发现或可预测卵巢癌风险的新基因

2013年9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来,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们发现小鼠体内一种基因可以防止其发生卵巢癌,如果该基因出现故障,可能会增加患卵巢癌的机会。相关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这基因称为Helq,有助于修复DNA损伤。因此,如果该基因缺失或错误,DNA错误将会上升,这回增加患癌症的机会。

2013-09-05

Nature:发现上皮性卵巢癌可能起源

上皮性卵巢癌是美国妇女第5大癌症死亡原因,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一恶性肿瘤一个可能的起源。这一研究发表在3月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精确找到这种癌症的起源非常的困难,这是因为70%的患者在确诊之时已进入疾病晚期阶段。由于不清楚卵巢癌的形成起源,到目前为止早期诊断测试均不太成功。

2013-03-14

Nature:科学家发现恶性卵巢癌起源

2013年3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指出卵巢癌的发源位置很难被发现,因为当检测到该疾病的时候,70%的病人已经进入卵巢癌晚期。而因为卵巢癌发源地点不知道,早期诊断又很难进行。 研究表明一些类型的上皮细胞癌起源于两种类型上皮细胞的过度区域,另一项起源于表皮干细胞。所有的器官都有再生能力,因为在各个器官的一定区域,称之为干细胞槽的地方具有成体干细胞。

2013-03-07

PLoS ONE:FMR1基因突变筛选有望更便宜和更容易检测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

2012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员开展一项基因突变研究,这些突变提高妇女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他们的研究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出更便宜和更容易的方法来筛选乳腺癌和卵巢癌。此外,这些令人吃惊的研究发现可能也解释着携带这些乳腺癌突变的人胚胎如何能够存活下来。相关研究于近期刊登在PLoS ONE期刊上。

2012-11-18

Biomaterials:美国用“特洛伊木马”攻克卵巢癌

利用人类免疫系统如何起作用对我们的启发,一种普通的化疗药物被放入微粒中,成功送到癌细胞内。比起使用标准方式,此药通过这种方式传送,能让动物模型中的卵巢癌肿瘤大幅缩小。如今正在开发这种方法以应用于临床。 该研究得到了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跟进基金的资助,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进行。该研究将于下周在《生物材料》杂志上发表。

2012-11-18

J Mol Diagn:有助卵巢癌诊断和预后的新基因

2012年4月9日,来自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已经确定基因“开/关”分子,用来定义临床卵巢癌相关的分子亚型,指出了临床预后和诊断测试中理想的潜在治疗靶标。这些双峰基因可以定义有不同预后情况的肿瘤亚型,便于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分子诊断杂志》上。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