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io:天然免疫蛋白抑制HIV复制的分子机制
根据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mBio》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人蛋白质载脂蛋白A-1结合蛋白(AIBP)通过靶向脂质筏并减少病毒细胞融合来抑制HIV复制。这些结果提供了第一个证据,表明AIBP是一种先天免疫因子,该因子可通过修饰HIV靶细胞上的脂质筏来限制HIV复制。
研究发现乳腺癌起始细胞调控新机制
1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ancer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组题为MTSS1 suppresses mammary tumor-initiating cells by enhancing RBCK1-mediated p65 ubiquitination 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MTS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
Science子刊:在经过诱导的记忆T细胞亚群中,仅1.7%的完整HIV-1原病毒释放出具有复制能力的病毒
2020年2月5日讯/生物谷BIOON/---治愈HIV-1感染的主要障碍是潜伏在静止性CD4+ T细胞中的HIV-1病毒库,这使得这种病毒能够以一种让免疫系统无法检测到或不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影响的形式持续存在。一种治愈策略涉及诱导病毒基因表达,以便可以消除潜伏感染的T细胞。人们已经提出潜伏的HIV-1可能富含在特定的CD4+ T细胞亚群中,这将允
Nat Commun:氯硝柳胺等SKP2抑制剂在体外降低MERS-CoV冠状病毒复制高达28000倍
德国研究人员用各种SKP2抑制剂处理了被MERS-CoV感染的细胞,以激活这种自噬降解过程,结果发现它们将这种病毒复制减少了高达28000倍。他们还将测试SKP2抑制剂是否可能对抗其他冠状病毒,比如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目前正在中国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Nat Commun:单一剂量的抗体疗法或有望阻断新生儿HIV的感染和复制
2020年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新生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进行研究后首次发现,单剂量基于抗体的疗法或能有效抑制HIV从母亲传播给婴儿。图片来源:NIAID然而,何时给予单一剂量是关键,研究发现,当接触SHIV(猴类HIV)3
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组蛋白变体H2A.Z调节DNA复制起点机制
2020年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DNA复制是一种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这可确保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基因组的精确复制。复制起点(replication origin)决定了基因组复制的起始位置,并调节了整个基因组复制程序。人类基因组包含成千上万个的复制起点。但是,每个细胞周期仅使用其中的10%。那么如何选择复制起点呢?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
研究发现由DNA复制引起的蛋白质剂量失衡及细胞的应对机制
许多蛋白质通过形成复合体发挥功能,而同一个复合体的各组分则按照特定的剂量比例组成。这种剂量比例如果被破坏(即剂量失衡)会导致严重的表型缺陷。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剂量失衡研究的对象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的非整倍体,却忽视了即使是整倍体细胞每经历一次细胞分裂都会面临基因剂量失衡的问题——在处于DNA合成期(S期)中期的细胞中,距离复制起始位点较近的基因已经完成复制,而
新型CRISPR工具或能通过将RNA复制到基因组中精确修饰基因
2019年11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构成生命蓝图的DNA序列变异对任何物种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成千上万的DNA突变被认为都会导致疾病,经过几十年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后,如今研究人员在开发能够纠正突变的基因组编辑工具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由于工具依赖于复杂和相互竞争的细胞过程,基因编辑的效率和准确性似乎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
JAMA子刊:真实事件数据复制随机化临床试验 准确率低于二成
随机对照试验(RCTs)被认为是产生临床证据的金标准,但是真实世界证据(Real World Evidence,RWE)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RWE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合并症、依从性,以及在实际临床环境中使用的并行治疗。目前业界尚不清楚,是否可以合理地预期,将观察数据用于解决传统临床试验回答的相同临床问题。近日,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发
Cell:从拓扑学角度揭示DNA复制之谜
2019年10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生命分子存在缠绕的现象。但是,DNA双螺旋中那两条熟悉的链是如何在没有缠绕的情况下成功复制的,这就很难解释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从拓扑学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这种双螺旋形状对DNA复制的影响。通过使用真核生物作为模型系统,他们发现染色质(由D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等成分组成)的内在机械性能决定着染色质纤维如何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