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ell Biol:发现基底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生物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癌症起源问题,也即理解肿瘤启动细胞从致癌突变发展为浸润癌的分子变化。每年新确诊基底细胞癌患者人数不计其数,基底细胞癌(BC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最近,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一篇研究揭示了BCC的起源问题。
Science:利用DNA纳米结构开发出人工膜通道
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揭示了,可以通过一种DNA纳米技术来构建出人工膜通道,这种技术以DNA分子为程序可控的“建筑材料”来构建一系列自我装配、设计开发的纳米级别的特殊结构。
:脉络膜上腔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后神经节细胞的变化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眼底疾病如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及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有较大潜力,但在给药方式和剂量的应用上有很多争议。《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12月35期出版的一项关于“Suprachoroidal injecti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does not cause retinal damage”的研究显示...
Nature:解析膜嵌入式H+转运焦磷酸酶的晶体结构
VrH+-PPase质子泵工作模型 H+转运焦磷酸酶(H+-PPases)是活跃的质子转运体,它通过水解焦磷酸(PPi)建立了跨膜的质子梯度。 H+-PPases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首次发现于植物液泡膜,以及几种原生动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膜。 到目前为止,H+-PPases的三维结构以及质子转运的详尽机制还未可知。
JAMA: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新药物
近日一项临床研究证实:一个疗法已被发现,可延缓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进展,是一种罕见的致命形式的眼黑色素瘤。这项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新的药物selumetinib能增加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FDA批准GINTUIT用于辅助治疗成人口腔膜龈疾病
2012年3月9日,FDA批准GINTUIT用于外敷辅助治疗成人膜龈手术所致创面的血管损伤。这是首个由异体人体细胞(细胞供体与患者无关)和牛胶原蛋白制成的基于细胞的产品。 GINTUIT被作为外科手术治疗膜龈疾病的辅助部分。治疗方案是单次应用GINTUIT外敷于口腔内因外科手术所致创伤面的血管创伤。 膜龈缺陷是一种软组织缺陷,涉及牙龈及与牙龈交界的其他口腔组织的缺损。
David Soll发现一种病原体可产生两种不同的生物膜
据悉,许多医疗设备,包括人工髋关节、假牙、导管等,均可能面临不速之客—被称为生物膜的病原微生物的复杂共同体,它们可对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生素产生抵抗性,这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威胁。然而,研究人员可能有研究生物膜的一个新方法,该研究8月2日在线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由Iowa大学的生物学家David Soll和他的同事完成。
PLoS Medicine:认知功能减退者易发生硬膜下血肿
(图片来源:Medpage Today) 瑞典于默奥大学的Anna Nordstrom博士等近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发表论文称,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年轻成年人更易发生硬脑膜下血肿。 通过为期35年的随访发现,智商较低与硬膜下血肿有关,且其他的认知能力检测方法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而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强健的体格可降低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
上海交大等流感病毒跨膜通道调控机制的研究获新进展
来自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美国弗莱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在A型流感病毒M2跨膜蛋白质子通道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研究人员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穿膜能力最佳
2013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随着纳米载药技术在药物输送领域的普及,许多具有不同形状的纳米载药系统被应用于该领域。最近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的穿膜性能最佳。研究人员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计算发现圆片状纳米颗粒能够以最低的能量损耗穿过细胞膜,优于杆状结构的纳米颗粒,而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后者具有更优良的疏松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