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anta:一种新设备或仅需一毫升血液中就能检测到癌细胞的存在
2021年6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患者血液中的癌细胞数量极少,如果这些细胞能很容易就被检出,那么研究人员只需要使用简单的血液检测技术就能对癌症进行诊断,从而就能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alanta上题为“Detection of cancer cells in whole blood using a dynamic
Science:揭示视网膜波通过模拟未来视流实现视觉运动检测
2021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小鼠视觉系统的基本回路特征在视觉开始之前就出现了,使小鼠能够在睁眼时立即感知物体和探测视觉运动。小鼠的视觉系统如何在没有结构化的外部感觉输入的情况下,在睁眼时实现自我组织,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在没有感觉驱动的情况下,发育中的视网膜会以传播波的形式产生自发活动。过去的研究工作已表明,自发的视网膜波提供了相关的活动,
Front in Genet:DNA标记或能促进基于血液的检测手段 从而有效评估癌症疗法的预后
2021年7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检测组织活检中的细胞改变一直是癌症诊断的基础,然而,组织活检具有侵入性,且由于取样位置、取样频率的限制和对组织异质性的代表性差,常常会受到不准确的限制。20世纪40年代末,研究人员在机体血液中发现了无细胞的DNA(cfDNA),近些年来基因组学和计算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
通过尿液或血液竟然能够检测胶质瘤?
2021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也称为胶质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其预后差生存期短,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胶质瘤诊断一直依赖于神经影像学检查,但最近,英国剑桥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通过尿液或血液检测就能够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脑肿瘤,包括胶质瘤。
新加坡研究人员开发出利用身体作为传输媒介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方法
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Jerald Yoo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人体作为传输媒介,在为可穿戴设备包括在医疗环境中使用的设备供电方面取得了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于发表在《自然电子》上。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现在非常流行,它们最显着的缺点之一是需要经常充电。电池的小尺寸和低容量意味着需要每天充电,频繁为多个小型设备充电并不方便。该团
微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研究组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ocroneedles-Iontophoresis for Diabetes Treatment》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组针对微创跟踪血糖和智能治
Chemical Science:smFRET检测GPCR调控下游蛋白arrestin的构象分布研究中获进展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目前已知的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约30%的临床处方药的直接靶点是GPCR,负责80%左右的跨膜信号转导,参与调控人体中多数病理与生理过程。GPCR主要通过G蛋白及arrestin将细胞外的刺激转变为细胞内信号。近年来,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为研究GPCR及其下游蛋白arrestin和G蛋白的功能奠
世卫组织发布宫颈癌筛查新指南首推HPV-DNA检测
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全球每年仍有大量女性死于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处6日共同发布了一份新指南,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开展宫颈癌筛查和治疗,其中推荐HPV-DNA(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筛查方法。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有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50万例,约34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被认为
Science子刊:新型高通量无细胞无病毒定量中和测试方法可检测患者对SARS-CoV-2的免疫力,灵敏度高达96.7%
2021年7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洛桑大学医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高通量无细胞无病毒定量中和测试方法(high-throughput cell- and virus-free quantitative neutralization assay),其灵敏度足以测量血液中存在的SARS-CoV-2中和
微针阵列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基于介孔微针离子泳的集成可穿戴诊疗一体化系统,应用于糖尿病的原位监测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论文题目为“A Fully Integrated Closed-loop System based on Mesoporous Micronee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