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植物叶绿素合成调控新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鉴定了一个在植物中高度保守、参与体内叶绿素稳态的叶绿体蛋白,解析了其在光暗转换条件下调控植物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2023-04-14

研究揭示荔枝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降解和花色苷积累调控通路的“交点”

着色是果实品质形成的重要一环,鲜艳的果实色泽不仅吸引消费者,提高商品性,还展示了果实富含抗氧化活性健康成分。

2023-03-13

AJP子刊:川大科学家发现摄入膳食补充剂叶绿素可缓解炎症性肠病

食用绿色蔬菜或叶绿素等绿色色素补充剂可能有助于IBD患者。

2022-08-23

研究揭示碱胁迫降低燕麦叶绿素含量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揭示了碱处理抑制燕麦叶绿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土地盐碱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其中碱胁迫对作物产量的抑制作用高于盐胁迫,危害性更强,然而这种内在原因仍不是很清楚。燕麦作为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优势

2021-05-12

Nature:发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产生叶绿素的生物---corallicolid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是一组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包括疟疾和弓形虫病等人类疾病的致病因子。顶复动物亚门是由自由生活的光养性祖先进化而来的,但是人们对这种向寄生过渡的过程如何发生仍然是不清楚的。一个潜在的线索在于珊瑚礁,在那里,环境DNA调查已发现了未被描述的基底分支的顶复动物亚门的几个谱系。造礁珊瑚与具有光合作用的Symbiodiniac

2019-04-24

专访陈敏:第五种叶绿素的发现之旅

8月1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陈敏(Min Chen)博士等研究人员的最新成果"A Red-Shifted Chlorophyll"。该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吸收红外光谱的叶绿素,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五种叶绿素。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借此机会生物谷Bioon.com有幸专访到陈敏博士,陈博士就第五种叶绿素的发现过程及对未来生物能源领域的影响做了展望。

2014-04-11

PNAS:刘琳等叶绿素合成途径研究中获进展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最主要色素,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由一系列酶促反应完成。谷氨酰-tRNA还原酶(GluTR)催化的NADPH对谷氨酰-tRNA的还原,是叶绿素合成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限速反应。因此,GluT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对揭示叶绿素合成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4-04-30

The Plant Cell:林荣呈等光调控叶绿素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

fhy3和far1突变体从黑暗转到光下后的表型(A)及活性氧的累积(B) 植物在种子萌发后,需要迅速开始光合作用,实现从异养生长到自养生长的转变。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最主要色素,它的有效合成是完成该步骤的关键之一。然而,人们对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精确调控机制仍知之甚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了一对直接正向调控叶绿素合成的转录因子FHY3和FAR1。

201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