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二甲胍增强抗癌效果

打个形象的比喻,嗜丁酸蛋白复合物就像是一盏灯,当细胞保持健康状态时,寥寥数盏灯并不显眼,因此T细胞不会杀伤它们。但在癌细胞中,随着应激增加,嗜丁酸蛋白复合物的丰度急剧增多,犹如成千上万盏明灯将黑夜点亮

2023-10-07

孟飞龙/叶菱秀团队证实碱基编辑也会导致DNA链断裂,临床应用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研究发现并证实了CGBE碱基编辑器在碱基编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DNA双链断裂(DSB),而细胞对DSB的错误修复连接进一步导致多种编辑副产物的产生。

2024-01-24

总交易额超11亿美元,礼来再次加码核领域

阿斯利康、默沙东、强生等MNC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引进多种方式也切入了核药领域。

2024-05-22

Microbiome:发文阐述肠道微生物在抗抑郁治疗中的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优化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液代谢组的抗抑郁治疗策略,为抗抑郁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024-03-18

二甲胍新发现:上海药物所李佳团队等揭示二甲胍抗焦虑的神经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在焦虑模型上揭示了二甲双胍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入考察了能量代谢感受器AMPK对GABA能神经元和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

2023-10-15

NEJM:科学家首次证实,聚焦超声联合抗Aβ单抗,可显著降低大脑Aβ斑块负荷

血脑屏障保护大脑免受有害物质的影响,但同时也较大程度地隔绝了药物的进入,对阿尔茨海默病(AD)这类脑部疾病的治疗构成了很大阻碍,导致需要更高剂量的药物和更频繁的治疗,这可能不利于治疗的安全性。

2024-01-05

复旦联合上海交大,开发新型LNP,同时递送siRNA和mRNA,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RNAi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肝脏靶向递送系统所带来的挑战的阻碍。随着新型GalNAc技术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开发,基于siRNA的药物如Partisiran和Inclisiran已获批临床使用。

2024-06-27

夏宁邵院士团队证实,溶瘤病毒与T细胞或mRNA疫苗联合,可增强抗肿瘤效果

该研究从协同效果和机制方面提出了溶瘤病毒与过继T细胞转移疗法或编码肿瘤相关抗原的mRNA癌症疫苗的合理联合治疗方案。

2024-05-06

AACR速报:新型ADC药物联合PD-1单抗,显示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前景

该研究在FRα阳性复发性微卫星稳定(MSS)/错配修复正常(pMMR)的浆液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测试了ADC药物Elahere和派姆单抗。

2024-04-13

《J Natl Cancer Inst》阐述靶向PVR的CAR-T联合NK-92抑制胶质母细胞瘤进程

该研究构建了国际上首个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基于PVR受体的第二代CAR-T 细胞,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