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解析寨病毒基因组RNA二级结构图谱并发现调控RNA病毒传播的新型分子机制

近期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强锋课题组、药学院谭旭课题组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rcobe)期刊在线发表题为《寨卡病毒基因组RNA结构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病毒感染性的关键决定因素》(Integrative Analysis of Zika Virus Genome RNA Structure Reveals Critical Determinants of Viral

2019-01-20

研究解析手足口病毒A10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11月26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Structures of Coxsackievirus A10 unvei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ceptor binding and viral uncoating”。该工作报道了手足口病毒柯萨奇A10

2018-12-14

两篇Cell论文一网打尽埃博拉病毒、寨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的药物靶标

2018年12月16日/生物谷BIOON/---目前没有药物可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或寨卡病毒,这些病毒每年感染数百万人并导致严重疾病、先天性缺陷,甚至死亡。如今,来自美国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项新研究最终可能改变这一点。他们鉴定出这三种病毒劫持人类细胞的关键途径,并且发现至少有一种潜在的药物能够破坏人类细胞中的这个劫持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寨卡病毒如何可能导致婴儿出

2018-12-16

Nature:寨病毒研究揭示大脑病变机制

2018年9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健康个体中,寨卡病毒感染会引起流感症状。然而,孕妇受到感染,由于某种尚未解释的机制,未出生的孩子可能患有严重的脑部异常。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和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PI-B)的一项研究表明,寨卡病毒蛋白能够与神经发育所需的细胞蛋白结合。几年前,寨卡病毒传播到南美洲,造成全球化的健康问题。大量南美妇女在怀孕初期通过被蚊虫叮咬首次接触该病

2018-09-06

Carl June团队:非病毒RNA转导的CART19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霍金淋巴瘤安全可行

小编推荐会议:2018 (第四届)下一代CAR & TCR-T研讨会目前,CAR-T细胞疗法正在针对多种恶性血液肿瘤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包括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但由于cHL在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TME)中缺乏HRS细胞的独特生物学特性,使得直接针对HRS表达抗原的细胞治疗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左到右依次为:Bruce Levine, David Porter, Carl June 以

2018-09-13

科学家在寨病毒疫苗研究中取得进展

  7月24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华侨大学及广州医科大学合作在寨卡病毒疫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ncorporation of NS1 and prM/M are important to confer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adenovirus-vectored Zika virus vaccine carrying E p

2018-07-30

PLoS ONE:寨病毒治疗高危儿童癌症——成神经细胞瘤

2018年7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成神经细胞瘤是第二大常见的儿童肿瘤,即使是很有效的积极治疗,生存率也很低。近日科学家们在寻找治疗成神经细胞瘤的过程中,发现寨卡病毒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的蚊媒病原体,近期研究显示其与出生缺陷有关,因此是独一无二的虫媒病毒。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神经祖细胞可能是寨卡病毒的靶细胞,而成神经细胞瘤也对感染有反应。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成神

2018-07-26

病毒致神经损伤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罗敏华课题组在寨卡病毒(ZIKV)致神经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时显着下调其重要标志分子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为寨卡病毒感染影响脑皮层结构和大脑神经发育提出新的潜在机制。该工作在线发表于Frontiers in Micorbiology。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黄病毒科中之黄病毒属,经由埃及斑

2018-07-07

揭示人体产生的蛋白viperin抑制HIV、HCV、寨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机制

2018年6月21日/生物谷BIOON/---抗病毒蛋白viperin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天然存在的酶。已知它对包括西尼罗河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狂犬病病毒和HIV在内的许多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波士顿蛋白质创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鉴定出viperin的抗病毒作用机制。这种酶促进三磷酸胞苷(CTP)产生3’-脱氧-

2018-06-21

科学家有望利用新型“即插即用”型病毒平台开发出HIV及寨病毒的预防治疗性疫苗

2018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在美国亚特兰大举办的2018年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来自美国生物技术公司GeoVax的科学家们发表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活的“即插即用”技术平台("Plug and Play" technology platform),其能够帮助运输单剂量疫苗,从而更加完全地保护人们有效抵御新发感染性疾病,比如寨卡病毒、拉沙热和埃博拉病

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