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表肿瘤转移与炎性免疫新机制综述文章
为什么原发肿瘤细胞能够向远处器官转移并且有一定的器官选择性?11月14日,新一期《癌细胞》(Cancer Cell) 杂志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与博士生刘洋的《肿瘤转移前微环境的特征与作用》综述性文章,该文
《2016研究前沿》全球发布, 十大学科中国学者表现如何?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 (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联合发布全球《2016研究前沿》报告,并首次遴选发布中国表现卓越的30个研究前沿。这30个前沿覆
6位华人青年学者荣获2016欧洲研究理事会启动基金
近日,欧洲研究理事会 (ERC) 公布了2016年启动基金 (Starting Grants) 评审结果。325名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优秀学者入选,获得总额4.85亿欧元的资助。其中有六位华人学者获此殊荣,得到为期五年、最高可达15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
请听一线学者亲身讲述
随着经验和声誉的累积,很多学者会慢慢收到邀请,帮助审阅期刊稿件。这是科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他们对学术界的一份贡献。然而能写出好的审稿意见非一日之功,审稿人不仅要具备该领域的专业背景,理解研究方
中英学者合作设计新的“分子时钟”用于癌症发生风险的预测
组织细胞的分裂速度与该组织的癌症发生风险高度相关,多种癌症风险因素,包括炎性反应等,可以通过对细胞分裂速度的改变进而显着影响癌症发生的风险。10月3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与
183名中国学者入选2016全球高引作者榜 | 数据分析
近日,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发布了2016年全球高引作者 (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6)初步榜单,18个学科领域的183名中国学者上榜,总体人数仅占全球高引榜单的6%,显示我国高引作者比例仍然偏低。但通过学
华人科学家在《Cell》发表tRNA去甲基化重要成果
北京时间10月14号凌晨,《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芝加哥大学何川课题组和Tao Pan课题组合作的文章,该篇文章主要报道了ALKBH1介导的tRNA去甲基化从而调控翻译。我们知道,RNA上有着非常多种类(>100)的化学修饰,
2016年麦克阿瑟天才奖两位华人获奖
当地时间2016年9月21日,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MacArthur Foundation)公布了2016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名单,23名获奖者中有两名为华裔,分别为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化学家余金权(Jin-Quan Yu)和漫画小说家杨谨伦(Gene L
汤森路透发布2016诺奖预测,两位华人科学家入选
“引文桂冠奖”是汤森路透官方根据文章引用率、成果认可度、诺奖评委会及往届诺奖分析等因素提出的诺贝尔奖预测,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预测39名诺奖得主。今天公布的引文桂冠奖包括引力波探测、癌症免疫疗法的研究人员
拉斯克奖、引文桂冠奖相继公布,华人科学家又有机会获诺奖?
10月3日17时30分,将公布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距离现在还有11天。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