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酿酒酵母生态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发酵工业中广为应用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也是一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由于其较清晰的遗传背景、相对较小的基因组、完善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积累、明确的有性生殖循环等优势,除分子生物学领域外,正在成为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学、生物地理学、群体遗传学、生态学和物种形成与演化机制等研究领域的模式生物。

2012-11-17

Cell Reports:染色质调控取决于基因与表观遗传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巧用基因敲除技术,用同一基因插入酵母染色体上的90个不同位点。他们发现,插入的基因并没有改变附近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环境,而插入环境的差异会明显影响基因的活性。 由DNA和蛋白组成的染色质构成了细胞核,研究人员指出染色质调控中并不存在通用的“组蛋白密码”,染色质调控取决于基因与表观遗传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2013-01-07

IntegenX在国际法医遗传学学会(ISFG)第25届世界大会上呈报快速DNA技术的重大进展

RapidHIT系统是世界首款按SWGDAM指南完成开发验证的快速DNA技术,已在全球发售 加州PLEASANTON--(美国商业资讯)--人类DNA快速识别技术的领先开发者IntegenX Inc.今天宣布,该公司首款全自动、全集成人类DNA快速识别系统RapidHIT?已完成开发验证。数据将于2013年9月2-7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国际法医遗传学学会第25届世界大会上呈报。

2013-09-04

ADV MATER:研究发现基于新型材料的化学生物探针特异性标记肝细胞

利用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及蛋白标志物,识别并捕捉特定组织及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细胞,对于疾病诊断、靶向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糖蛋白及糖结合蛋白作为细胞-细胞、细胞-微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随着糖组学的发展,其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基于氧化石墨烯-糖分子,可识别肝细胞表面特异性糖受体的开关型生物传感器。

2013-10-24

NAR:开发首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数据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杂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王晶研究员课题组成功开发了国际上首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数据库(ADHDgene),致力于为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研究的遗传学数据,在呈现其遗传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ADHD的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2011-11-23

PNAS:陶伟等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5月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陶伟课题组和德国国家癌症研究所Ingrid Grummt教授合作的在表观遗传研究方面的成果。 细胞需要持续不断的核糖体合成来保证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RNA是由RNA聚合酶I来转录的,核糖体基因的转录水平主要由表观遗传机制来控制。

2012-11-18

:揭示鱼类中温度与性别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2月2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一项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海洋科学研究所领导、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研究,发现了鱼类中温度和性腺性别之间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雌鱼中,高温会增加性腺芳香酶启动子的DNA甲基化。 环境温度对性别决定有影响。有些物种,如大西洋银边鱼,其性别决定主要取决于温度。

2011-12-31

EMBO.R:北京生科所解析表观遗传学

2011年11月4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朱冰实验室在EMBO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model for mitotic inheritance of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的文章,报道了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的重建和保持的机制。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修饰参与多种以染色质为模板的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新装配入染色质的组蛋白几乎不带有甲基化修饰。

2011-11-15

Cell Metab:运用系统遗传学方法鉴别人类II型糖尿病的突变基因及信号路径

2012年9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一种新型方法,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糖尿病研究者揭示了II型糖尿病背后的遗传复杂性,目前这项研究已经获得许可,可以使用已故者的胰岛素产生细胞,而不仅仅是研究一种基因突变。这项新型研究可以对许多基因以及其如何影响胰岛中基因表达的水平、对于胰岛素分泌所带来的效应和控制葡萄糖的水平等进行相应的深入研究。

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