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华人学者入选生物技术领域“顶尖转化学者”榜单
近日,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评选出了2017年度20位在生物技术领域的“顶尖转化学者”(top translational researchers),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四位华人学者光荣入选。他们的研究推动了基因疗法、细胞疗法、药物递送、以及医疗诊断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高光坪马萨诸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高光坪教授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腺相关
关于发布《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为适应我国CAR-T细胞治疗产业发展需要,加强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我会组织协会相关分支机构、业内骨干企业及专家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相关规定和指导原则,经过多次研讨,起草了《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细胞)制剂制备质量管理规范》。经协会标准工作专家委员会审定,并完成了公示程序。现将《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
蛋白酰化修饰调控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谭敏佳课题组与华东理工大学叶邦策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了蛋白赖氨酸酰化修饰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中的调控新机制,研究工作发表在8月Cell Chemical Biology(25(8): 984-995. doi: 10.1016/j.chembiol.2018.05.005)和5月ACS Chemical Biology(13(5):12
研究揭示SHL蛋白对抑制和活性组蛋白修饰的识别机制
6月2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杜嘉木研究组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钟雪花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Dual recognition of H3K4me3 and H3K27me3 by a plant histone reade
Nat Commun:表观遗传学修饰导致黑色素瘤耐药性产生
2018年8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黑色素瘤亚型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众所周知,黑色素瘤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这一新发现对于黑色素瘤患者的新型治疗手段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们发现一类新型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机制导致了黑色刘患者对常规的疗法产生耐受性,
Science子刊:发现能够杀死胶质母细胞瘤的化学物KHS101
2018年8月25日/生物谷BIOON/---英国每年有2000多人被诊断患有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而且英国议会近期讨论了这种迫切需要改善治疗方案的疾病。胶质母细胞瘤是最为致命性的癌症之一,它的五年存活率不到5%。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称作KHS101的合成化学物能够切断来自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细胞的能源,从而导致这些肿瘤细胞死亡。相关研
研究揭示染色质修饰调控植物基因表达新机制
8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何跃辉研究组(与刘仁义研究组合作)和杜嘉木研究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钟雪花研究组合作)在《自然-遗传学》背靠背分别发表题为Polycomb-mediated gene silencing by the BAH-EMF1 complex in plants和EBS
首次揭示蔬菜中的化学分子阻止结肠癌产生机制
2018年8月2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羽衣甘蓝、卷心菜和西兰花等蔬菜产生的化学物可能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肠道和阻止结肠癌产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8月21日的Immunit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Environmental Sensor AHR Protects from Inflammatory Damage by M
JCI Insight:特殊表观遗传修饰酶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新型疗法
2018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名为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1(HDAC11)的表观遗传修饰酶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剔除小鼠机体中的HDAC11能够刺激棕色脂
研究揭示植物感知春化信号表观修饰位点和记忆调控网络
冬性植物、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的开花需要长时间环境低温诱导,此过程称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的发现已近百年。随着遗传和生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春化作用受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植物对春化处理有记忆功能,但仅能维持一代。目前,科研人员对春化作用的表观调控机制有了一定研究,但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基因,对春化调控途径其它基因及总体变化规律都缺乏了解。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