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SK论文事件第一作者学彬亲笔签名声明

编者注:日前,生物谷收到Crucial role of interleukin-7 in T helper type 17 survival and expansion in autoimmune disease 文章第一作者Xuebin Liu(刘学彬)6月8日亲笔签名声明投稿,就日前热议的GSK论文事件,作的声明全文。

2013-06-12

吉开等证实新蘑菇毒素是云南不明猝死之因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吉开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发表论文“Evidence for the Natural Toxins from the Mushroom Trogia venenata as a Cause of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2012-11-18

生物产业公司总裁毓文荣获苏州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

深入全新的领域,你需要快乐来冲淡行业里的枯燥;而站在科技的高端,你需要激情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掌门人”刘毓文便是把她的激情和快乐融入进她的创新事业中,成功打造一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业高地。

2012-11-19

PNAS:杏忠等捕食性子囊菌的起源研究获进展

7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杏忠研究员和University of Texas的安志强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捕食性子囊菌起源与进化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捕食性真菌是通过营养菌丝形成的特化捕食结构来捕获线虫、变形虫等微小生物作为营养源的一类特殊来群。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特性,捕食性真菌的起源与进化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兴趣。

2012-11-18

Oncogene:思金等环境肿瘤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课题组在环境肿瘤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13-12-29

J Viro:文军等流感病毒复制机理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文军研究员等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流感病毒复制机理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流感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P和基质蛋白M1在病毒的复制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M1蛋白和NP蛋白都具有核穿梭功能,并参与病毒复制、vRNP出核以及病毒粒子的组装。然而,关于M1蛋白和NP蛋白的出核机制尚不清楚。

2012-11-18

Nat.Gen:静宇等成功克隆颅内钙化疾病致病基因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刘静宇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成功克隆颅内钙化疾病的致病基因。2月1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向世界披露了中国科学家在颅内钙化疾病研究中取得的新突破。

2012-11-18

Proteomics:平生等确定线虫脂滴的标记蛋白

4月9日,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杂志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平生研究组的成果,首次纯化了线虫脂滴并完成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确定了线虫脂滴的标记蛋白。 脂滴是生物体内脂质存储的主要场所,从原核生物细菌到高等动物人都有脂滴的存在。脂代谢的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在内的多种代谢类疾病。

2012-04-19

Nat Rev Mol Cell Biol:光慧等发表关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综述

7月23日,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同美国索尔科生物学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研究人员合作的关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综述文章...

2012-11-18

Oecologia:文耀等发现氮污染加剧威胁山地森林附生苔藓植物群落

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氮素使用量和排放量的增加,并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一人为活动驱动的过程可能在全球生态系统尺度上导致严重的后果。事实上,由于长时间的累积效应,人为活动导致的氮沉降增加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过量的氮输入可能影响树木的生长以及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等。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