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家单分子检测技术公司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3月19,由中科大少年班何皓博士领衔创立的深圳市光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本月初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数融资。何皓博士团队开发的单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到单分子级别的病毒抗体蛋白和核酸分子,可以实现超高灵敏度的病毒检测。这种基于超高亮度荧光探针的单分子检测技术有别于现在Quanterix公司和Singulex公司的单分子检测技术,在荧光探针上实现了飞跃性的突
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案 -- 毛细管电泳基因分析仪
基于毛细管电泳基因分析平台的检测系统,是实现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的高效手段之一。该检测方案使用多重荧光片段分析技术,对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同时进行分离和检测。可实现一次取样、一个样本、一次实验检测多种复合感染病原微生物。同时,利用Sanger 测序金标准技术平台可对病毒序列进行测序,确认病毒序列,实现一个检测系统,双重确认。点击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和应用点
预测冠心病 传统方法不输基因检测
血压、胆固醇水平、糖尿病、吸烟状况等,都是人们熟知的能够反映心血管风险的传统因素。随着对疾病的不断深入了解,科学家们也正在尝试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风险。但在预测效果上,遗传学信息是否优于传统风险因素?《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最新发表的两项研究给出了相似的答案——目前而言,基因检测的额外获益有限,传统指标预测冠心病风险不仅久经考验,当下相比新型方法依然十分
单分子力谱定量解析泛素修饰对基因调控研究获进展
人类基因组包含大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线性DNA分子作为庞大遗传信息的载体一般都比较长(人类一条染色体的DNA长度约为2米),生命通过组蛋白将DNA分子有序组织压缩形成微米级别的染色质存储到细胞核中。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元,其中DNA缠绕在组蛋白巴聚体周围约两圈,完成对DNA的第一次组装压缩。为了读取基因密码,染色质中的DN
基因编辑大牛张锋利用基于CRISPR-Cas13的SHERLOCK系统检测冠状病毒2019-nCoV
2020年2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最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这种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称为COVID-19)疫情给全球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挑战,美国布罗德研究所、麦戈文脑科学硏究所及其合作机构致力于提供潜在有用的信息,包括分享可能能够支持开发潜在诊断方法的信息。作为采取的应对措施的一部分,张
两篇Cell子刊文章深度剖析基因组自我调节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0年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两篇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因组自我调节的分子机制。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包含了每个细胞和组织发育和发挥正常功能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当被写入DNA后,每个基因都会进行信息编码,包括帮助确定组织形状的结构蛋白、催化生命化学反应的酶、
美格基因:低滴度新型冠状病毒样品的强化NGS技术助力轻症病例检测
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和轻症病例,尤其是上呼吸道低滴度病毒的样品,经典的宏转录组测序方法仅能得到非常少的病毒序列。美格基因快速研发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高通量测序的优化技术(强化NGS技术)方案,可极显着地增加测序结果中目标病毒序列的占比,甚至可达到50%以上,部分样本可获得超过90%完整度的基因组。本项技术(强化NGS技术)不仅有助于疑似病例的筛查,更为
Science子刊:改性环糊精分子可作为广谱杀病毒药物,同时可阻止病毒耐药性产生
2020年2月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用糖分子制成的新型抗病毒物质,它们可以在接触时消灭病毒,并且可能有助于抵抗病毒性流行病爆发。他们发现它们有望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HS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寨卡病毒(ZIKV)等病毒感染。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
研究揭示基因表达调控核心复合物LDB1/SSBP2的分子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human LDB1 in complex with SSBP2 的论文,该项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文青/梁栋材课题组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nn Dean课题组合作完成。增强子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与否的开关,它们往往远离其控制的基因,坐落于编码
研究发现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关键小分子药物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在胶质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筛选并发现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关键小分子药物。相关成果以Activation of JNK and p38 MAPK Mediated by ZDHHC17 Drives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Development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 为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