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中国科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CLDN18融合突变改善了胃癌卵巢转移患者对紫杉醇治疗的肿瘤反应
本研究阐明了原发性胃肿瘤和转移性卵巢肿瘤,以及同步和异时性卵巢转移之间存在的不同突变特征。
2024-05-22
Science:科学家解锁人脑微观宇宙,新型人类大脑图谱包含此前从未见过的详细结构细节
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创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突触分辨率、人类大脑的3D重建结构,从而生动详细地展示了仅有半个米粒大小的人类颞叶皮层中每个细胞及其神经连接网络的细节信息。
2024-05-20
Nature:科学家揭示人类肺腺癌发生最早期的细胞起源机制
这项多学科研究的关键发现之一就是发现并验证了携带KRAS突变的过渡性肺泡细胞状态,即使在正常肺部细胞中,最终也会转化为肺腺癌。
2024-03-06
鲍哲南/冯国平/施扬/王贻芳等9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2024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有120人当选院士,24人当选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杰出和持续成就。
2024-05-03
Nat Genet:科学家开发出能对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遗传图谱绘制的新型统计学方法—SCENT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SCENT方法应用于来自疾病相关人类组织的多模态数据中,或许就能扩展构建准确的细胞类型特异性的增强子-基因图谱,这对于定义非编码的突变功能至关重要。
2024-04-22
科学家发现,5:2禁食可有效改善脂肪肝和纤维化,还能限制肝癌发展
为了验证5:2禁食的影响,研究者在基于西式饮食的NASH小鼠模型中进行了试验,8周龄的小鼠在进食32周的富含糖和脂肪的西式饮食后,可诱导发生NASH。
2024-05-13
华人科学家发现麻风病药物能为“双免疫方案”减毒增效
研究显示,氯法齐明治疗可显著减轻结肠炎、自身免疫性脑炎、心肌炎等多种常见且可能致命的irAEs严重程度,这同样是肿瘤模型小鼠生存率提高的关键。
2024-04-11
多项研究表明:「一包零食减压定律」有科学依据,咀嚼这一动作可以显著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由此看来,怪不得每次临近考试、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时就忍不住想要吃点零食,原来这不是嘴馋,而是大脑寻求通过简单咀嚼动作来缓解紧张、调节情绪的自然反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