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院士团队首次揭示中国人肥胖的肠道菌群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中国人肥胖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一系列丰度显着异于正常人群的肠道共生菌,多形拟杆菌(BT 菌)口服可降低小鼠血清谷氨酸浓度,增加脂肪细胞的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过程,从而降低脂肪堆积,达到减重效果。6 月 19 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自然 - 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目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代

2017-06-20

深圳先进院等在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左图为果蝇脑片在传统双光子成像(2P WF)、双光子超分辨成像(2P ISIM)和结合有自适应光学的双光子超分辨 (2P ISIM AO) 显微成像结果对比,右上图为位于胶原凝胶 150 微米深处细胞三维成像对比,可见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新技术的分辨率都有显着提升。右下图为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连续 1 小时的三维观测,细胞正常分裂进程证明了该技术可用于胚胎发育动态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

2017-06-21

这种能“吃掉”的细菌未来有望帮助病人从心脏病发作中幸存

当动脉发生阻塞,富含氧气的血液不能及时进入到心脏中,心脏病就会发作。不过未来细菌可能可以帮助病人在心脏病发作中幸存下来。 通过使用能“吃掉”光的细菌产生氧气,研究人员能够为心脏病发作的大鼠提供额外的氧气。研究中使用的细菌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就像植物一样。它们被称为细长聚球藻 (Synechococcus elongatus)。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为经历心脏病发作的大鼠注入这种细菌。当科学家将

2017-06-16

苏州医工所在图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是研究亚微米细微结构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检测等领域,是从事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必备的研究工具。然而,在共聚焦显微镜中,其分辨率与信噪比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近年来出现的基于共聚焦显微成像的图像扫描显微成像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同时实现高信噪比、高

2017-06-15

Nature子刊:新型细胞成像技术或助力癌症疗法的开发

2017年6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克大学和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荧光成像来追踪多种疾病种关键酶类的活动,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和肾脏疾病。这项新技术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癌症、炎症以及肾脏疾病的新型疗法。图片来源:Liang Wu本文研究还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诊

2017-06-14

PNAS :揭示植物形态建成重要分子机理

近日,美国PNAS期刊在线发表南方科技大学邓兴旺教授课题组题为“Phosphorylation and negative regulation of 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1 by PINOID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系统性的研究了COP1复杂而精密的被调控机制。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种子是被覆盖在土壤中, 处于黑暗或者极其弱光的环境下。

2017-06-11

上海应物所在金纳米粒子活细胞成像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纳米等离子体双模态成像fPlas探针,并对其在胞内运输中的聚集过程及聚集态对其传输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5, 15646)。胞吞及囊泡运输是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交流的重要生理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输

2017-06-15

Nature:利用smFRET成像技术揭示肾上腺素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变化

Scott Blanchard和他的团队利用他们开发出的这种基于相机的成像平台追踪G蛋白偶联受体(GPCR)如何对它们的环境作出应答。图片来自 Dr. Daniel Terry/Weill Cornell Medicine。2017年6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的允许人们追踪细胞表面上单个蛋白分子的成像方

2017-06-10

Nature:遗传学的终于照到肿瘤免疫治疗领域!

“光照一照,你的肿瘤就缩小”听起来像是科幻,或者是某些赤脚民科的夸大其辞,但实际上,这是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经过谨慎研究的结果,他们把一个非常新颖而有效的武器——光遗传学应用到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有效地缓解了实体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肿瘤明显缩小。众所周知,实体瘤周围有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导致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用光来作为引导T细胞杀伤的媒介,在特定地方给予光刺激,可以激活免疫系

2017-05-22

前沿 | 遗传学手段揭秘帕金森病新机制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神经系统,导致PD患者出现颤抖、肢体僵硬、步态异常和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一种疗法可以治愈PD,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脑深层电刺激 (deep brain stimulus, DBS),都只能缓解PD患者的症状。这些疗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疗效非常短暂,如果患者忘了服药或者停止DBS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