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开发检测缝隙连接的新型光遗传学方法
2019年1月14日,学术期刊《eLife》 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KU-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毓龙研究组题为“PARIS, an optogenetic method for functionally mapping gap junc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李毓龙研究组开发了新型、可基因编码的缝隙连接探针,并将其应用在细胞系、心肌细胞和果蝇中
纳米酶催化肿瘤光声成像研究获进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杂志在线发表了类外泌体纳米酶小体催化肿瘤光声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纳米酶的酶学催化特性,实现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声成像。光声成像结合了纯光学成像的高对比度和纯超声成像的高穿透深度优点,能够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组织成像,是目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成像模式。光声成像造影剂是决定光声成像性能的关键,它通过改变病灶组织的光学和声学特性,提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举行
2019年1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大学组织召开“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论证会。专家组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强伯勤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等11位院士专家组成。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设施总指挥王仰麟,副校长龚旗煌院士,设施首席科学家程和平院士,设施副总指挥雷鸣、莫元彬,设施副总工程
Cell:中科院高光侠课题组揭示新型抗病毒因子抑制HIV-1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机制
2019年2月4日/生物谷BIOON/---病毒的基因组大小通常相对较小。为了增加基因组的信息内容,许多病毒采用一种称为程序性核糖体移码(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的翻译记录机制。翻译中的核糖体在-1PRF信号处停下来。虽然大多数核糖体沿着初始的阅读框移动,但是一小部分核糖体在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后沿着一个新的阅读框移动,从而产生两个羧基末端存在差异的蛋白
刘光慧等团队利用基因编辑获得遗传增强人类血管细胞
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多种类型细胞移植入病灶部位后,可达到促进病损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然而,干细胞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尚存局限,极大地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北京时间1月18日,《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的最新研
新型声敏剂超声治疗肿瘤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团队合成了系列新型金属卟啉配合物,并利用白蛋白重组技术构建了纳米配合物声敏剂,在超声激发下,实现了声动力无创深层肿瘤的精准治疗。相关论文《基于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纳米声敏剂用于深层肿瘤的无创声动力治疗》(Metalloporphyrin Complex-Based Nanosonosensitizers for Deep-Tissue Tumor T
PNAS:高分辨成像揭示促进细胞移动的微骨架结构
2019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很多时候我们的细胞需要发生移动。细胞的移动是胚胎发育以及机体形成的基础。免疫细胞通过游动捕获入侵者,成纤维细胞迁移到伤口附近进行愈合。但并非所有运动都是有益的:当癌细胞获得转移能力时,肿瘤恶化即开始发生。此外,某些细菌和病毒可以利用细胞的运动机制侵入我们的身体。因此,了解细胞如何移动是学习如何停止或促进运动以改善人类健康的关键。最近,来自Sanf
Nat Commun: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首次揭示活跃大脑的皮层结构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正如医生们使用超声波检查,CT和MRI扫描身体,天文学家利用太空望远镜,自适应光学器件和不同波长的光线进一步观察宇宙,神经科学家们也在寻求新的方法来观察大脑内部的结构。最近出现的三光子显微镜让他们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脑细胞。现在,基于对该技术的实质性改进,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第一项研究:通过每个视觉皮层,特别是下面神秘的“亚平面”结构,观
肿瘤光声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11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梁高林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Alkaline Phosphatase-Triggered Self-Assembly of Near-Infrared Nanoparticles for the Enhanced Photoacoustic Imaging of Tumors。该文章报道了一种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对神经细胞相互作用成像的新型技术
2019年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该技术能对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成像,基于一种能使得组织、器官甚至整个生物体透明化的方法,该技术有望给神经系统领域的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图片来源:erturklab这种新型的生物成像技术能帮助深入理解哺乳动物和其它生物体机体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