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Biology: 凋亡细胞促进肿瘤生长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一直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思路,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英国科研人员对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的研究发现,凋亡的细胞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曹健林副部长四点建议促通化医药高新区发展
近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一行考察了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升促建”进展情况,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参加考察。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李建华、副厅长陈维友陪同考察。
Genes & Development:细胞凋亡研究领域获新进展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实验室在《Genes&Development》发表名为“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CED-4-mediated activation of CED-3”的学术论文。本文的第一作者黄渭蛟为生命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以及死亡息息相关。
PLoS ONE:新生物活性多肽促伤口愈合功效显著
研究者们结合生物活性肽能成功刺激伤口愈合。体外和体内研究已经证实两种多肽的结合能刺激血管生长,促进组织重生。将来,这些多肽或许能进一步发展成慢性和急性创伤的新的治疗手段。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研究团队试验了一种新制造出来的多肽——UN3,希望能在床前模型中刺激受损的血管愈合(血管损伤在外周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中常见)。
Nature communication:抑癌因子ATM也可促癌症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意大利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DNA损伤修复途径关键激酶ATM除具有肿瘤抑制作用,还可通过HER2促进癌症发生。这项研究发现作为抑癌因子的ATM也可发挥促癌作用,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Oncogene:特殊生物标志物可向恶性前列腺癌发送信号促其侵袭
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在杂志Oncogene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其或许对于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非常重要。机体中的生物标志物就类似于汽车的警报灯,当其发送信号的时候或许就需要进行修理,在我们机体中,生物标志物就可以提示我们机体发生了某些故障,或者是我们即将生命的征兆。
一小RNA具抑癌促癌双面功能
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意大利肿瘤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小RNA分子:miR-200s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两面派”的角色,一方面miR-200s能减缓原发性乳腺癌细胞向血液循环系统的初始逃逸,抑制这个过程中癌症的扩散速度,另外一个方面当癌细胞已经逃逸出来,寻找新的“殖民地”(比如肺部)的时候,这个相同的小分子竟又能够帮助促进这个过程。
Sirt7抑制凋亡促胃癌发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7在胃癌中具体作用的最新科研进展,他们发现sirt7对胃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这种促癌作用主要是通过sirt7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功能影响具有抗癌作用的microRNA-34a的表达实现的。
Nature communication:科学家发现重要肥胖基因FTO促肥胖机制
近日,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脂肪含量与肥胖相关基因(FTO)能够通过调节脂肪前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克隆扩增,影响脂肪生成,而这一过程是通过增强促脂肪生成因子RUNX1T1的表达实现的。这项研究揭示了FTO促进肥胖的关键分子机制,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