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在脑肠轴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脑-肠轴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The Conversation【1】bioRxiv:西安交大新成果!脑肠轴中短链脂肪酸水平升高或会加剧精神分裂症疾病进展!doi:10.1101/2020.04.11.021915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秘的破坏性精神性疾病之一,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
聚集诱导发光纳米仿生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林涛、副研究员张鹏飞、研究员龚萍、博士邓冠军等,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学教授陈华杰合作,研发出一种基于聚集发光元件的AIE纳米仿生机器人系统,用于血脑屏障穿越及脑胶质瘤靶向诊疗。相关论文以Natural-Killer-Cell-Inspired Nano
JGDS:高危结肠癌患者缺乏肠镜基本知识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晚期结直肠息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这些高危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高三倍,因此,通常建议进行三年的结肠镜检查随访。许多临床医生依靠其高危患者的自我报告来确定他们是否需要重复监测结肠镜检查以及适当的间隔时间。
揭秘一类特殊的杀伤性T细胞如何在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失控?
2020年9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全球大约有600-800万人患有炎性肠病,这是一种慢性的肠道疾病,其会诱发患者出现腹痛、急迫频繁排便、血便和体重下降;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中一种名为杀伤性T细胞的成员发生故障或许是诱发炎性肠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而这一研究发现或为科学家们开发治疗炎性肠病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线索。图片来源:Joh
研究人员研发出仿生层状关节软骨润滑材料
天然软骨是一种兼备固-液双相特征、具有典型层状结构特征和特殊应力耗散机制的湿滑材料。目前,从工程应用角度来说,寻找类似于天然软骨的新型润滑材料具有挑战性。其中,表面接枝聚合物刷和水凝胶材料引发关注。但传统表面引发聚合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刷层较薄,在宏观粗糙接触尺度下易被剪切磨掉,这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水凝胶是由亲水性聚合物网络构成的高分子材料
肠球菌噬菌体竟可增强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
2020年8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肠球菌(Enterococcus)属肠球菌属,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既往认为肠球菌是对人类无害的共栖菌,但近年研究已证实了肠球菌的致病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不仅可
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张岩团队,在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1R)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解析了VIP1R与多肽配体PACAP27和Gs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R)是B
《科学》:肠菌助力免疫治疗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特定肠菌的代谢物,能够激活T细胞,增加免疫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这么热门,关注的读者肯定了解,免疫治疗还有一大块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响应率。很多癌种对免疫治疗原发性耐药,即使在受益最明显的肺癌、黑色素瘤等癌种中,实际响应率也不高。为什么患者之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最近的一些研究把目光放到了肠道微生物上。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肠菌能够影响抗肿瘤免疫,肠菌组成甚至可以用来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那么肠菌到底
Theronostatics: 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调控肠干细胞再生促进肠型放射病救治研究取得新进展
研究表明新型小分子化合物Me6TREN有望发展成为急性肠型放射病救治的候选药物。2020年8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Me6TREN targets β-catenin signaling to stimulate intestinal stem cell r
Lancet子刊:抗生素的使用或与个体炎性肠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2020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微生物覆盖范围更广的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或与人群新发炎性肠病(IBD)及其亚型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发病风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