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期刊发表争议性论文致编委会成员辞职
据Nature网站消息,学术期刊《意大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期刊》(Italian Journal of Anatomy and Embryology ,IJAE)因发表一篇否定HIV和艾滋病之间关联的论文,而导致该期刊一名编委会成员的抗议并辞职。 IJAE发表的这篇论文称,HIV不是一个新的致命病毒,并提议重新评估HIV和艾滋病之间的关联。
证据瑕疵使Science撤销争议论文
由于证据瑕疵和争议、实验结果无法重复验证,美国《科学》杂志12月22日决定,撤销该刊2009年发表的一篇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病毒关系的论文。 慢性疲劳综合征于上世纪80年代起为人所知,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半年以上无法解释的虚弱性疲劳、低热、睡眠不佳、记忆力下降、精神无法集中以及疼痛等。
美国国会议员介入争议禽流感研究
近日,美荷两国的变异禽流感研究引起广泛争议。沉默数月的美国国会,终于有人介入此事。美众议院科学、空间与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众议员Jim Sensenbrenner已经着手评估,该研究对国家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 “政府对此事的反应仓促、滞后、不充分。”Sensenbrenner在给白宫科学顾问的一封信中表示。
荷兰科学家制造致命禽流感病毒毒株引争议
这种新型病毒具有极度的毒性和传染性,能够一次让数百万人死于非命 这种新型病毒具有极度的毒性和传染性,能够一次让数百万人死于非命 北京时间11月28日消息,一个荷兰科研小组的研究论文日前引发了巨大争议,据悉,他们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一种人工合成的禽流感病毒,这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会将整个人类社会置于毁灭的边缘。
日本新型“万能细胞”研究者拒绝撤回争议论文
陷入论文造假漩涡的日本理化研究所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9日在大阪的记者会上说,此前被喻为新型“万能细胞”的STAP细胞真实存在,她拒绝撤回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小保方晴子在记者会上承认论文中出现多处“失误”,但
卫计委提倡“能用仿制药不用原研药”惹争议
日前,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就此国家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要“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仿制
Nature:新研究再掀iPSC争议论战
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利用重编程小鼠干细胞生成了皮肤和骨髓,并将它们移植到基因相同的小鼠体内,证实不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这些发表在1月9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应该可以让那些指望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来治疗疾病的研究人员消除疑虑。2011年,同样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iPSCs可能会遭受免疫系统排斥,即便是将细胞注入供体自身体内时。
处方药网销存争议 优化网络环境需疏堵结合
网上药店的市场规模虽在不断攀高,但是国家对于处方药在线上销售的禁令依旧没有“松绑”。这一方面令一些有“牌照”的网上药店在“线上展示、线下销售”时被疑打“擦边球”,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网络正规军销售处方药,反倒让某些“黑药店”钻了空子。 业内建议,对于互联网药品安全管理要探索建立长效联合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服务网站的打击力度。
人脸识别惹争议Facebook隐私保护问题
6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推出了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照片中人物的服务后风光一时,近日却招来美国以及欧洲的议员和隐私倡导者的新担忧。 Facebook推出的面部识别工具,是一种可以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就对照片中人物标记姓名的服务。 隐私倡导者们认为,使用者并不拥有管控谁可以看这些相片的权力,这样就有可能引发隐私泄漏,而Facebook需要针对隐私权设定再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