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单胚胎蛋白质组学突破——助力不孕不育诊断与个性化治疗
运用超灵敏蛋白质组学(ultrasensitive proteomics)技术,对人类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的蛋白质谱进行了系统解析,检测到了近8000种蛋白,并揭示了这些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模式。
Cell:刘真/木良善/李辰/孙怡迪/朱文成团队利用比较蛋白组学阐明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成功与失败
该研究在技术改进、资源挖掘、发现探索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整合,为理解人类和小鼠的着床前胚胎发育,以及人类着床前发育失败提供了新的视角、资源和思路。
Nature头条报道:复旦团队利用蛋白组学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血液检测提前15年预测痴呆症
这项发表于 Nature Aging 的研究可用于开发针对痴呆症的新型血液检测方法,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症状出现前十多年前甄别痴呆症高风险患者。
Nature Medicine:沈柏用/陈赛娟/方海/印彤团队首次将临床蛋白组学用于胰腺癌临床诊疗
本研究纳入了1171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胰腺癌患者,通过显微切割方式获取了胰腺癌肿瘤区域的高质量组学数据资源,揭示了胰腺癌独特的蛋白模块及其临床意义。
Nat Biotechnol:利用个性化磷蛋白组学揭示人体肌肉细胞中的哪些蛋白对增加运动后的糖吸收最为关键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确定我们细胞中的哪些蛋白对增加运动后的糖吸收最为关键---这是运动的一个重要好处,可以帮助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Cell DIVETM应用:基于空间蛋白组学建立结肠癌预后推断新方法
Cell DIVETM应用:基于空间蛋白组学建立结肠癌预后推断新方法张觉超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类型,占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第二位(图1)[2]。虽然CRC患者采用成熟的TNM分型进行分期和治疗,但肿瘤的异质性导致相同分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大相径庭。统计数据表明,相当比例的CRC患者术后1-2年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牛奶来源外泌体糖组学及糖蛋白组学的研究进展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杨刚龙副教授与吴志猛教授合作在牛奶外泌体作为载体用于靶向载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lycome and glycoproteome of bovine milk-derived exosomes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
BioRxiv:蛋白组学研究帮助确定对抗SARS-CoV-2的潜在药物
2020年4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SARS-CoV-2病毒用于与肺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并已确定多种可能对治疗COVID-19患者有用的候选药物。该团队指出,其中许多药物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他们已经在Bio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了他们的论文。图片来源:NIAID在SARS-CoV-2病毒被发现感染人
直播:膜蛋白和线粒体蛋白组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景杰重磅快讯丨类器官个性化蛋白组揭示结直肠癌的特征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Shabaz Mohammed和Albert J.R. Heck研究团队,最近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 Reports上发表的文章,通过对人类健康和结直肠癌肿瘤的类器官进行定量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发现每个病人在蛋白组水平上均具有独特的类器官特征,表明个性化的病人类器官蛋白组表达谱可有助于病人的诊断和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