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对腹腔内肝脏联体女婴在上海被成功分离

  8日,一对联体婴儿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被成功分离,姐妹俩腹腔内主要是肝脏联体,肝脏之间有一个异常的血管相通,利用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系统,医生精准切断血管并分离身躯,没有出现肝血流阻断和术中血管性大出血。整个手术持续2小时15分,整形科医生设计皮瓣和手术切口,新生儿科和普外科医生分离肝脏组织,切断血管,再由整形科医生缝合皮肤及脐部再造,联体姐妹被成功分身

2017-05-11

上海生科院发现乙酰化修饰可调控大肠杆菌中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活力

图:AcP 和 CobB 通过调控 aaRS 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它的氨基酰化活力。一定的生理条件下 AcP 通过上调 aaRS 的乙酰化水平,关闭酶活性;而乙酰化修饰可通过 CobB 的去乙酰化使 aaRS 恢复活性。4 月 28 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17-05-15

PNAS:上海生科院利用STTM技术发现水稻miRNA的新功能

 5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rice lines uncover functions of miRNAs in regulating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STTM技术大规模沉默水稻miRN

2017-05-08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新型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基生物纸

 羟基磷灰石是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单一羟基磷灰石组成的材料通常脆性高,柔韧性差,难以加工成各种生物医学应用所需的特定形状。此外,在一些特定的生物医学应用中需要使用柔性生物材料。为此,设计合成具有良好柔韧性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羟基磷灰石与生物高分子的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壳聚糖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天然高分

2017-05-10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海生科院在视网膜干细胞胚胎起源研究中取得进展

  5月2日,《细胞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视网膜成体干细胞胚胎起源双潜能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何杰研究组完成。该研究采用基于彩虹鱼克隆分析,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视网膜干细胞在视网膜睫状边缘区的准确定位;同时在边缘区中发现一类目前尚未报道的静息态细胞

2017-05-09

新融合新起点—— QI上海媒体交流会

合并后,不少媒体都想更多地了解作为行业领导者的QI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为了让媒体更全面地认识融合后的QI,同时也更多地让媒体知晓CRO行业的专业知识,4月26日在QuintilesIMS上海总部举办了一场QI媒体交流会。

2017-05-02

上海生科院在单不饱和脂肪酸遗传关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2: 在中国人群中得到验证的西方人群位点国际期刊《脂质研究杂志》(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于 3 月 15 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林旭研究组的研究论文 Discovery and fine

2017-05-0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CST中国精准医学战略合作中心成立

2017年4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CST)中国公司精准医学战略合作中心成立。签约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举行,国际领先免疫学研究机构和世界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就此展开。

2017-05-02

上海生科院揭示组蛋白 H3K27 三甲基转移酶 EZH2 在炎症性肠病中

图示:EZH2 调控肠炎发生发展及机制示意图4 月 24 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秦骏研究组的研究论文 Epithelial EZH2 Serves as an Epigene

2017-04-27

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多组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前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多组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研讨会以迈向临床精准医疗为主题,聚焦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联用研究临床

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