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标记能调控抑癌基因的表达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美国NIH癌症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3K4me3 Interactions with TAF3 Regulate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发现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能调控著名抑癌基因p53特异性靶基因的表达,由此指出了一种癌症表观遗传作用新机制...
表观遗传学临床试验和标志物研究一览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得到生命科学界的广泛认同,其相关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表观遗传学的理念和技术正呈迅速发展的态势,预计未来十几年内,随着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强,在理论创新上将取得一些
Antican Res & Epigenom:揭示隐藏在癌症背后的表观遗传学“开关”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cancer Research和Epigenomics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开关的开启或关闭或许是隐藏在许多类型癌症发生背后的机制;表观遗传是一种现象,即遗传上均一的细胞会表达不同的基因,最终引发不同的物理学特性。
Cell Res:表观遗传学因素在血液发生中的作用
造血干细胞是一群维持生命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多能造血祖细胞,可以产生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包括红系、髓系和淋系细胞等。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而关于表观遗传学因素,例如microRNA,在血液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员领导的血液与心血管发育研究组利用斑马鱼和小鼠两种模式生物,发现mir-142-3p在造血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Plant Cell:韩方普等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来自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韩方普实验室在植物新着丝粒形成及表观遗传学研究去的了进展,研究者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PNAS,2006)并初步分析失活的B染色体着丝粒具有不分离(nondisjunction)的功能(Plant Cell,2007a)。
PLoS One & Syst Entomol:昆虫形态学三维重建方法的建立于应用
昆虫形态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一直在昆虫分类学、昆虫系统学及昆虫胚胎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被引入该领域。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因其可以真实而直观的反映动物体的空间形态结构,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动物形态学研究领域。
PNAS:植物着丝粒表观遗传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着丝粒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和反转座子,结构复杂并受表观遗传学调控。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曾在植物中首次发现着丝粒的失活现象并初步分析失活着丝粒的调控机制。 由于着丝粒的特殊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植物着丝粒的DNA序列暂不能直接用于植物人工染色体的构建。这也是植物人工染色体构建方法不同于人类等人工染色体的策略。
Science:当代谢遇上表观遗传学
许多类型的细胞能借由基因组重编程对环境产生差异性的应答。那么固定的DNA蓝本是如何灵活应对环境信号改变的呢?表观遗传学修饰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控制着基因的表达,包括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microRNA通路。营养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细胞代谢,而近日代谢与表观遗传学之间的关联开始浮出水面。
BMC Genomics:水稻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在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了深入了解水稻甲基化的格局,评估其生物学意义,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普进化基因组学青年科学家小组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及上海肿瘤研究所合作,构建了水稻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单碱基分辨率的DNA甲基化图谱。
Gene Dev:促发癌症蛋白质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2012年9月26日 电 /生物谷BIOON/ --在美国,每年约70万人被诊断为鳞状细胞癌(SCC)。SCCDNp63a蛋白质是一种常见的致癌因子,其表达在患者体内明显增高,鳞状细胞癌患者身体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异常低。 近日,科学家认为DNp63a的功能很简单,就如负责识别和杀死癌细胞的肿瘤抑制基因p53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