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基于HIV包膜蛋白开发出抵御耐药性细菌的抗菌化合物
2013年6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基于艾滋病毒的外壳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抗菌化合物,这种新型化合物或可有效抵御耐药性细菌的感染以及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这种新型制剂比较小,非常便宜而且易于生产。
Plant Cell:研究植物活细胞膜蛋白动态的单分子取进展
水分子能够从机体外部环境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参与生命活动,其70%的跨膜运输通过特定膜蛋白——水通道蛋白完成。自植物水通道蛋白发现以来,研究人员已初步阐明了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对于蛋白在活细胞质膜表面的定位分布以及胞内转运动态尚不清楚。
PLoS One:胡红雨等建立鉴定内质网跨膜蛋白拓扑结构新方法
4月18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胡红雨课题组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应用氧化还原敏感的Gaussia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融合蛋白所处的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从而鉴定目标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亚定位及其拓扑结构。 真核细胞中约有三分之一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进行折叠、修饰、膜整合、转运和分泌,内质网内和跨膜蛋白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德发现鼻粘膜蛋白有助于检测早老年性痴呆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即早老性痴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逆转其病情进展,因此尽早检测和及早治疗非常重要。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检测鼻粘膜中的一种蛋白质沉淀物有助于早起发现该疾病。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研究人员11月15日公布研究成果说,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症状出现数年前,患者鼻粘膜中即可检测出一种名为Tau蛋白的沉淀物。
杨俊等膜蛋白的结构研究或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杨俊课题组连续两篇论文被《德国应用化学》接收。该研究组应用魔角旋转固体NMR技术揭示了磷脂膜对膜蛋白的结构以及淀粉样蛋白聚集机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