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类器官与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

类器官技术自诞生以来,由于其具有能高度模拟体内环境,并在体外展现真实器官的三维构造及生理功能,使得建立器官研究模型以及实现器官移植具有巨大前景,而类器官技术也逐渐被认为将极大助力再生医学和个性化治疗、精准治疗的发展。

当下,类器官疾病模型的构建目前正在应用于药物敏感性检测;通过多组织类器官的培养构建,利用交叉学科方法,研究疾病分子机理;通过类器官培养并开展相关的药筛以及临床评估研究,开展疾病特异性识别等类器官相关的基础科学、临床研究。

众所周知,类器官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有效支持,而蛋白质组学分析具有功能研究和临床转化等巨大价值。那么,当下蛋白多组学如何助力类器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类器官研究过程中蛋白组学分析的实验方法及相关注意细节有哪些?有哪些相关的研究实例以及当下的研究进展如何?

本期由生物谷携手ProteinSimple召开的空中讲坛——《类器官与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研究》,将于 11 月 17 日 14:00 正式上线,围绕以上疑问,邀请业界资深从业者,展开相关研究干货分享,并与直播间观众进行问答互动,相信将给同行带来启迪!

直播时间:2022-11-17

PTMScan® HS:CST新一代修饰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

PTMScan® 技术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科学家们开发的用于检测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的实验方法。它结合了抗体富集PTM肽与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检测肽的技术,解决了PTM肽在酶消化后样品中呈现低丰度而无法被检测到的难题。PTMScan® 系列实验工具是针对不同的PTM肽的免疫亲和纯化试剂盒。

本讲座会介绍最新产品,包括新一代PTMScan® HS(High Sensitivity, High Specificity, High Simplicity 高灵敏度, 高特异性,高度简化)泛素化/小类泛素化试剂盒,也会介绍对研究工具及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

嘉宾简介:

朱奕颖 博士(CST),2014年在美国Brown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牙医学院附属Forsyth研究所质谱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 公司总部。现任CST资深科学家,主要负责蛋白质组学类新产品的研发。 已有十几年蛋白质组学研究经验,有丰富的质谱应用类产品及质谱服务开发经验,深谙实验痛点及技术难点,熟悉各类方法的细节及其应用,并为研究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直播时间:2020-08-11

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应用于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研究

研究蛋白质组在不同生物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对于阐明蛋白质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其的重要。基于质谱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物问题的研究。在线反相色谱质谱(RPLC-MS)一般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首选技术。目前,基于RPLC-MS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并不完美, 还有一些技术挑战亟待解决。

首先,大规模的准确的区分蛋白质变体 (protein isoforms) 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鉴定仅仅是依赖于有限的几条肽段。进一步改进肽段分离的峰容量有望改善蛋白质变体的表征。其次,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极具挑战,因为目前的RPLC-MS技术的灵敏度还相差甚远。发展更高灵敏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势在必行。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CZE-MS) 被认为是另一个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工具,因为它可以实现高效的肽段分离以及高灵敏度的肽段检测。

在此次演讲中,将介绍应用新型超低流速鞘流液接口和离子源(深圳市永道致远科学技术有限公司CMP Scientific品牌EMASS-II ion source)的CZE-MS技术而开发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并对蛋白质组学的历史及其主要挑战和机遇,对如何提高CZE-MS对蛋白质组学的灵敏度和峰容量的方法进行讨论,和对基于CZE-MS的蛋白质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思考。

主办单位:深圳市永道致远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http://www.evergauge.cn/

直播时间:2020-05-29

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课程从宏观角度阐述蛋白组学技术在科研领域中如何更好的帮助科研人员解决问题,怎么做一个好科研,如何快速精准获得有创意的科研思路,蛋白组学技术有哪些,原理及流程,蛋白组学技术在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沈博还会与您分享如此高效高产的方法,如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思维导图、Omnifocus、Calendar和印象笔记等在他科研和生活中的运用。

直播时间: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