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方法学验证
演讲题目:ELISA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及方法学验证 演讲摘要:1)ELISA试剂盒开发相关概述 2)ELISA试剂盒方法学验证及相关法规要求 3)ELISA试剂盒的应用及案例分享 4)如何选择合适的ELISA试剂盒
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与检测分析研究
抗体类药物是药物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颠覆了传统药物发展的格局,FDA批准第一个治疗性抗体药物也已有三十余年。FDA累计批准上市了近百个抗体类药物,几乎占据了生物技术药物的半壁江山。随着抗体药物研发进程的不断推动,抗体药物的适应症也逐渐扩大,从癌症、自身免疫病快速拓展到眼科疾病、高血脂、骨质疏松、哮喘、多发性硬化症等多个疾病领域,同时在抗病毒和细菌感染,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罕见病治疗等领域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抗体药物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着抗体药物相关企业迅猛发展,抗体药物的质量监管和检测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抗体药物生产过程多采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并经过翻译后修饰,因此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与传统药物的质量控制相比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包含生产细胞的质量控制、理化分析、纯度检测等;活性检测主要采用结合活性测定及基于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目前抗体药物质量研究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外法规技术指南介绍、细胞株的质量控制、抗体药物的表征分析、抗体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分析以及生物学活性等内容。
为积极适应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监管科学研究促进产业发展和服务监管决策的积极作用,生物谷特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段茂芹助理研究员、赛默飞世尔科技 刘俊博士、博瑞策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刘海洋首席执行官,针对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与检测领域进行分析讨论。期待与大家一起相聚云端,共话抗体药物质量控制与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
生物信息学:如何使用纳米孔数据对基因组甲基化进行检测和定相
表观遗传学是有关化学修饰的研究,这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研究人类表观遗传修饰(包括对 DNA、RNA 和组蛋白的修饰)对于很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检测表观遗传学的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短读长测序技术包含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在这期间会丢失表观遗传修饰。由于其不能对甲基化直接测序,因此在测序前需要对 DNA 样本进行化学处理,以此推断甲基化的存在。
纳米孔测序可在无需 PCR 的情况下,制备和测序天然 DNA 和 RNA 分子。这样就可以在检测核苷酸序列的同时直接检测完整甲基化,无需任何化学转化或额外的文库制备步骤。端到端的纳米孔工作流程具备简单的文库制备流程,结合灵活的测序选项,可满足各类实验目标,针对靶向区域或人类全基因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甲基化解决方案。
11.23日,来自Oxford Nanopore 应用团队的生物信息学家Philip将为大家介绍如何使用纳米孔数据对基因组甲基化进行检测和定相,主要内容有:
甲基化定义及其重要性
如何进行甲基化分析,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读长建议
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进行甲基化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高端IVD必经之路 - 磁珠×单分子检测平台
化学发光诊断的极限在哪里?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吗?
随着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不断进步,也对检测的精度提出了新的需求,单分子诊断随之应运而生。 单分子诊断技术在化学发光的原理基础上,利用新的平台与统计方式,实现了数个量级的检测精度飞跃。 本次讲座将针对单分子诊断的类型,特点,主要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以及单分子平台对于磁珠的特点及使用所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分析与探讨。
传染病检测技术前沿进展—病毒分离及分子检测技术(点击报名,回看课程)
近期,因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染力更强的特点已引发国内多地新增病例,面对变异毒株,研制针对性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关于新变异株的检测、分离是研究和疫苗工艺生产的必经之路,如何快速提高新发、突发病毒检测与分离技术?最佳的技术路线以及病毒的分离富集方法有哪些?针对新发、突发病毒又有哪些防控策略?
本次论坛,我们邀请了赛默飞生命科学部的专家,将从新发、突发病毒的传播路径、检测、富集、分离等过程详细讲述新发、突发冠状病毒的最新检测和分离解决方案及防控策略,为下一代新冠疫苗的研制助力!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
1、病毒分离及检测面临的挑战
2、针对不同样本进行完整病毒分离的方法
3、病毒分子检测技术,例如核酸扩增技术qPCR和LAMP,病毒溯源NGS技术,高通量病毒检测branch DNA技术等
演讲主题:病毒发现之旅---病毒分离及检测技术介绍
点击“我要报名”即刻报名回看视频课程,点击“进入直播观看”填写报名时的邮箱和手机号,即可进入课程
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检测罕见病相关结构变异中的应用
罕见病大多数是遗传性疾病,全球大约有3.5亿人患有罕见病,其发病率低,种类繁多且表型复杂多样,导致临床上难以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诊断。
结构变异(SVs)是基因组变异的主要原因,包括插入、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从癌症到神经病学以及罕见病的发病机制,人类基因组学中结构变异的重要性已在许多领域中日益凸显。纳米孔长读长测序具有超长读长(目前最长为4Mb),无GC偏好性,实时分析,快速,可便携,直接检测甲基化等优势,能够跨越重复序列从而克服短读长测序在鉴定罕见病SVs中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邀请到英国利兹教学医院的Christopher M. Waston博士和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的Belén de la Morena-Barrio带来“纳米孔测序技术在检测罕见病相关结构变异中的应用”在线讲座,分享他们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表征拷贝数变异和可移动元件,检测断裂点和重复元件等结构变异的经验。
关于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Oxford Nanopore 测序平台是唯一能够提供实时快速DNA/RNA分析的平台,可生成从短到超长的任何长度的原始DNA/RNA读长序列。一体化便携式测序及分析设备MinION Mk1C能够在包括极端环境在内的任何环境中进行实时的长读长测序与分析,桌面测序仪GridION, PromethION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样本的可能性,其中PromethION平台能够生成Tb级数据量,能够满足常规及大规模人类基因组分析项目,同时具备更小的Flongle等全规模可拓展平台。
精准优治,技术先行——感染性疾病临床精准检测
分子检测技术在病原学诊断上的发展非常迅速,疫情防控过程中更是在病原微生物溯源、检测上发挥了极大作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备受关注。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精准、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是不可或缺的,与实验室研究有所区别,临床检测中更要求敏感度高、结果准确,从而为病原体定性定量、用药指导、免疫反应监测等提供可靠依据。二代测序NGS技术具有通量高的优势,但在临床检测中对于少量病原体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上还有待优化,目前在研发和数据量庞大的基因测序中应用更为广泛;而Sanger测序作为所有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包括PCR、芯片、NGS、质谱等技术都以其为验证准绳,在通量小、目标明确的临床病原体诊断中能很好地发挥精准和价格低的优势,在感染性疾病、肿瘤伴随诊断中也常与其它技术配合使用,互为补充,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聚焦于新发病原体感染、细菌感染、免疫性疾病治疗中致病菌感染等疾病的精准检测,生物谷联合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领导品牌ThermoFisher推出空中讲坛,邀请临床专家分享探讨感染性疾病检测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诚邀临床医生、科研学者、检测技术研发工作者及相关行业人士共聚线上,热忱分享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治疗新洞见!
直播过程中设置了多轮抽奖,高级钢笔、实验室大礼包、定制雨伞… 丰富好礼等您赢取!
癌症精准医疗新典型范式探讨——肿瘤标志物组化检测临床应用热点解析
近年来,成功筛选和检测合适的肿瘤标志物不仅提升了抗肿瘤药物研发成功率,还给癌症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检测不同种类的肿瘤标志物(包括蛋白、TMB、MSI、ctDNA等)已有诸多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中,肿瘤标志物免疫组化检测因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成本较低、检测周期短以及可及性高,在精准医疗的临床实践中应用较为成功。
讲座内容
- 肿瘤标志物的原理概述
- 肿瘤标志物组化检测典型热点应用案例—靶向治疗NTRK融合和PD-L1肿瘤免疫疗法
- 癌症的精准医疗新典型范式探讨
欢迎癌症研究、体外诊断、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同仁参加。
分析前因素对新冠病毒qPCR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截至最新的指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肺炎确诊的标准。然而,核酸检测由于标本采集的规范性问题、标本质量问题、操作人员技术问题等原因,任有假阴性率。对于新冠检测来讲,假阴性可以导致新冠病毒感染者被漏掉。
2020年4月11日和19日,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关于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检测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县级医院、各级疾控机构及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单位局应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新冠在武汉爆发初期,在无专家共识,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武汉一线检验专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每一个假阴性都是一颗定时炸弹,都会漏检一个新冠病人。如何真正做好核酸检测?哪些因素对核酸检测结果至关重要?我们特别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童永清教授,从核酸结果分析前的因素出发,为我们分享来自新冠病毒检测一线的宝贵经验。
主办单位: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未知病毒精准检测的启发与挑战——新冠疫情下的病毒检测思考
自新冠疫情爆发至今,病毒的精准检测一直是一个重大挑战。作为“金标准”的核酸检测,在初期,也因为试剂盒检测限、患者样本、检测过程、结果判读等多方面因素,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阴性的误诊;而后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表现等联合检测手法的采用才逐步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人类社会未来仍将面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重大威胁,如何提高病毒检测的精准度和高效性?这次的疫情防控为未来的病毒检测带来了哪些启发?ThermoFisher和生物谷联合邀请了相关专家,为我们解读新冠疫情下的病毒检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