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多靶标技术助力肿瘤药物开发及治疗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基因组变异、表观遗传修饰变化、基因表达水平异常都可能是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复杂疾病组织的病理生理涉及到空间上多种不同细胞的交互作用,人类最终治愈复杂疾病依赖于对这些作用的深刻理解。研究细胞中蛋白质和RNA的空间分布对组织病理的研究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的蛋白作为重要的功能性分子,在各个领域均是十分常见靶标,可作为生物标记物。免疫组化(IHC)是组织病理学中广泛使用的诊断和检测技术,但这项技术却存在一些无法逾越的瓶颈,如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同判别差异,半定量劣势,可检测靶标数限制等。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多重靶标技术以多重染色、精确的光谱拆分和定量为优势点,可以在有限样本上获得更为丰富的空间表达谱数据。这其中,有多重免疫荧光、多重RNA荧光标记等技术涌现。其中,以RNAscope为代表的RNA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在转录组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原位定性和定量检测,对于一些使用抗体难以标记的靶标,可以利用RNAscope进行补充,实现靶标自由。同时,对于肿瘤、免疫中常见的分泌性蛋白或因子,可在RNA水平上进行其原始分泌细胞的溯源,以此助力信号通路等相关机制研究。

通过多重免疫荧光、RNAscope多重荧光检测的多靶标检测,为肿瘤免疫研究提供更深广的技术视野,可以更进一步的解析肿瘤内在的作用机制和发病机理,而高可重复性优势以高效精准的数据采集为肿瘤研究的可信度提供更高质量的保证,使得类似技术在肿瘤免疫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同时,RNAscope还可以实现RNA与蛋白共标,更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的方向,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更多标记选择。

基于此,梅斯医学&生物谷联合Bio-Techne于2023年5月4日举办“多靶标技术助力肿瘤药物开发及治疗”主题空中讲坛,我们诚邀知名专家和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共同深入探讨肿瘤药物开发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过程中多靶标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该领域最前沿话题,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直播时间:2023-05-04

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单细胞技术被认为将极大助力精确免疫治疗,该技术目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正在逐渐拓展人类对肿瘤疾病发生、治疗的更多认知边界。

然而,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机遇与挑战共存。为加强科研院校、医院及企业多方沟通和信息共享,生物谷特联合Bio-Techne筹办于 3 月 6 日14:00召开空中讲坛《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曾木圣教授、浙大二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伍品、Bio-Techne, Field Application Scientist薛勇分别带来《鼻咽癌中EB病毒、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的交互作用》《单细胞测序在人类肿瘤免疫全景图谱研究中的应用》《Hiplex-实现高分辨率高通量的RNA标记》主题报告分享。

直播时间:2023-03-06

干细胞前沿新技术应用(3D培养&类器官)

新年开工之际,为响应促进我国干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政策,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领衔,携手生物谷、Bio-Techne共同推出“东方干细胞系列空中讲坛”的第二期:干细胞与类器官前沿新技术应用将于2月7日重新开启。

致力于干细胞与类器官等前沿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将在新年开工之际,汇集一堂,聚焦3D打印、干细胞、类器官建模等热点议题带来专业深入的前沿研究进展分享和技术交流,相信将予行业同行带来更多灵感启迪。

直播时间:2023-02-07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在肿瘤类器官模型构建中的前沿应用

器官芯片(organ-on-a-chip),是一项通过细胞在体外芯片中进行三维培养,实现模拟人体器官功能的新兴技术。器官芯片在新药研发、疾病模型、个性化医疗和航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6年,器官芯片技术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列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

类器官(Organoids)是干细胞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是源自于自组织干细胞的体外3D培养体系,具备起源组织的体内结构、功能及基因等重要特征。目前,类器官培养已用于各种组织,其中包括肠道、肝脏、胰腺、肾脏、前列腺、肺、以及大脑及神经。其培养应用也被逐渐用于多项研究应用中,包括细胞生物学、再生机制、精准医疗以及药物毒性和药效试验等等,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11月29日,生物谷携手艾玮得生物聚焦肿瘤类器官目前的发展及技术应用场景,邀请业内专家在本期空中讲坛“类器官与器官芯片技术在肿瘤类器官模型构建中的前沿应用”中,分享器官芯片最新进展、器官芯片与类器官建模的交叉应用、器官芯片技术助力临床科研等专题。相信将给广大同行带来灵感启迪,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共同参与。

直播时间:2022-11-29

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究应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膜结合囊泡,外泌体(Exosomes, 40-150nm)作为细胞外囊泡的重要亚群,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外泌体因其在疾病治疗、诊断以及药物递送等领域的重大潜力,而备受科研和工业界关注。

自2013年外泌体因诺贝尔医学奖被众人知晓,至今已有十年了,以外泌体为基础研究在临床转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外泌体来源环境复杂,如何简单快速高效的获得高纯度外泌体?

外泌体尺寸微小,携载的蛋白、核酸、脂类等“货物分子”含量极低,高度的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如何对获取的外泌体样品进行快速高通量的表征及质控?

在临床诊断中,亟需特异性好的外泌体诊断标志物,可以借由哪些技术手段快速获得疾病诊断的Biomaker?

此外,当前的热门赛道--外泌体载药领域,外泌体药物生产、临床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尚未建立,前沿进展情况如何呢?

基于以上外泌体实际研究及临床转化过程常见问题,11月29日14:00,生物谷携手深圳汇芯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空中讲坛《创新细胞外囊泡技术前沿研究应用》,从外泌体获取-质控-诊断-载药等多维度,全方位为您呈现外泌体研究先进技术及前沿进展,助力外泌体研究及产业化。

直播时间:2022-11-29

消化道类器官技术发展与前沿应用

类器官(Organoids)早在上世纪就已诞生,但发展缓慢。直至近十年,类器官技术才突飞猛进,引来高速发展阶段。类器官的发展是干细胞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是源自于自组织干细胞的体外3D培养体系,具备起源组织的体内结构、功能及基因等重要特征。

目前,类器官培养已用于各种组织,其中包括肠道、肝脏、胰腺、肾脏、前列腺、肺、以及大脑及神经。其培养应用也被逐渐用于多项研究应用中,包括细胞生物学、再生机制、精准医疗以及药物毒性和药效试验等等,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10月27日,生物谷携手Bio-Techne聚焦消化道类器官目前的发展及技术应用场景,邀请业内专家在本期空中讲坛“消化道类器官技术发展与前沿应用”中,分享当下消化道类器官技术的应用进展和相关的临床前试验应用及相关的难点与突破点,相信将给广大同行带来灵感启迪,欢迎广大同行共同参与。

直播时间:2022-10-27

创新斑马鱼技术,助力医药产业新发展

近年来,斑马鱼技术在中药、创新药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斑马鱼模型筛选发现的新药不断进入临床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病、肿瘤、脂肪肝、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人类疾病。

斑马鱼模型用于药物筛选发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发育、代谢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基因与人类同源性达87%,能可靠模拟和预测人类生理与病理,且具有快速、经济、预测性好、可比度高等优势,目前,斑马鱼技术已迅速成为人类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筛选发现和药效评价的“新星”。

环特生物通过将其应用于创新药筛选、毒性筛查、安全性评价等,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药物安全生物测试解决方案。通过斑马鱼技术,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对不安全的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除,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药物的研发成本,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

那么,全球医药产业呈现出怎样的研发趋势?Top—down斑马鱼体内药物快速发现的趋势是怎样的?如何利用最前沿的生物检测科技——“水中小白鼠”斑马鱼技术助力药物快速发现?斑马鱼技术在药物筛选发现中的应用又有哪些?…… 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朱晓宇博士,受邀于10月24日(下周一)下午14:00在生物医药新媒体门户平台——生物谷空中论坛,在线分享主题报告——《浅谈斑马鱼技术在药物评价及科研中的应用》,一起探讨斑马鱼技术在药物领域的应用探索实践,期待您扫码观看交流!

直播时间:2022-10-24

基因编辑技术助力斑马鱼应用

2022年1月25日,《自然》杂志发布一篇专栏文章《Seven 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2》,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诊断、完整版基因组、蛋白质结构解析、量子模拟、精确基因组调控、靶向基因疗法、空间多组学等获评“有望改变2022年科学进程的7大前沿技术”。

近年来,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敲除、基因敲入、转基因订制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基因组研究、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攻克遗传性疾病等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切入点及应用方向,也让我们见证着生物学上的突破对人类生命质量提高的巨大影响力。

环特生物,依托10余年的斑马鱼基因编辑经验,深度挖掘、创新斑马鱼技术的应用场景,已为150多家单位提供斑马鱼基因敲入、敲除、敲降、定制转基因技术服务及斑马鱼疾病模型开发等专业的基因编辑技术服务,累计完成350例以上基因编辑品系,测试超过1000个gRNA靶点,为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在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内的创新性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是基于怎么的原理开展的?环特生物是如何利用原位杂交、morpholino敲降、基因介导的突变和过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等一系列专业技术助力前沿的基因编辑研究的?又推动了哪些NSCL/P病因学研究及新的候选基因发现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1. 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简介——流程及原理丨服务内容丨技术优势丨学术成果;

2. 斑马鱼基因编辑服务案例介绍;

3. 环特生物简介

直播时间:2022-10-14

2022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在单细胞水平进行分子机制研究成为可能。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 “人类细胞图谱计划”正式公布,彻底引爆单细胞测序新时代。

2019年,单细胞多组学被Nature Methods评为年度技术;2020年,空间转录组技术被评为年度技术。空间转录组技术从空间位置上解析,联合单细胞分析探索空间位置上细胞的异质性,有助于识别和理解细胞空间基因表达特征,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等,在肿瘤、发育、免疫、遗传等领域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伯豪生物科协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2022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力邀单细胞和空间组学领域专家围绕前沿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索进行线上直播交流。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线上会议,共同探讨交流,助力临床科研创新发展。

直播时间:2022-09-24

iPSC和类器官技术前沿应用

目前,基于iPSCs类器官技术已成功培养出大量具有部分关键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类组织器官,如肾脏、肝脏、肺、肠、大脑、前列腺、胰腺和视网膜等。类器官(Organoids)则指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3D)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在各大研究领域具有强大的潜力,包括再生医学、精准医疗以及药物毒性和药效试验、细胞疗法、器官移植等方面。

为综合探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构建、鉴定、应用等内容,生物谷联合赛默飞开展干细胞系列空中讲坛,第一期“iPSC和类器官技术前沿应用”将于2022年8月24日准时上线,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共析时下iPSC和类器官技术前沿应用和成果。

直播时间: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