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RISPR 基因编辑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基于古细菌抵御外源核酸入侵的免疫机制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同时,作为一种能够对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功能性基因的筛选。相对于传统的基因编辑系统,该系统具有更加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R> R>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共同参与、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后基因组时代,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获得了大量的基因组信息。这些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基因在同一发展阶段,甚至同一个基因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如何探索这些基因与肿瘤的关系成为了研究者们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R> R>随着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肿瘤研究的诸多方面中得到应用,包括肿瘤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构建动物肿瘤模型、筛选肿瘤细胞表型及耐药相关基因以及肿瘤的基因治疗等诸多方面。其中,CRISPR文库筛选在药物筛选、病毒感染以及肿瘤功能性基因筛选的实验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cdna文库与RNAi文库,CRISPR文库筛选具有多功能性、低噪声、高敲除效率、以及脱靶率低等优点,如今已成为科学家们的热门选题。R> R>MedSci梅斯&生物谷携手珠海舒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4月19日14:00-15:00,邀请从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肿瘤研究领域的专家,分享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肿瘤研究的诸多方面中的应用及挑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基因编辑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直播时间:2023-04-19

CAR-T疗法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挑战

CAR-T疗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T细胞的细胞膜上嵌合上某种特定肿瘤抗原受体基因形成修饰的T细胞,从而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该疗法是一种出现了很多年但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中的新型细胞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AR-TCAR-T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近年来,CAR-T免疫疗法除了被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外,经改进后,也被用来治疗实体瘤、自身免疫疾病、HIV感染和心脏病等疾病,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R> R>目前,在血液性肿瘤中,CAR-T疗法呈现明显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肿瘤抗原,使得该疗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临床适应症上,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是CAR-T疗法的研究重点。在传统方法疗效有限的白血病、HIV领域,CAR-T疗法也表现出喜人的效果。然而,CAR-T细胞疗法仍有重大的局限性必须解决,包括危及生命的CAR-T细胞相关毒性,对实体瘤的疗效有限,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抑制和抵抗性,抗原逃逸,有限的持久性,较差的迁移和肿瘤浸润,以及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作为新型前沿治疗手段,我国CAR-T治疗临床试验数量攀升迅速,该疗法对医疗技术要求高,对医疗设备的规格要求严苛。全球正在进行的CAR-T治疗临床试验大多处于临床早期,随着前期试验的陆续完成,有望迎来治疗产品的大量上市。R> R>基于此,生物谷携手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2日14:00-15:30联合推出“CAR-T疗法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挑战”空中讲坛,邀请相关的行业专家聚焦CAR-T疗法,为大家分享最新研究进展。期待大家都能在本次空中讲坛中有所收获!

直播时间:2023-03-02

药企“生命线”R>-- 制药GMP 管理规范及管控

药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控制体现在“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等各个维度,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原则在不断的进化着。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制药企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制药企业生产车间的规范化管理也不断需要更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和管控。R> R>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用于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各药品GMP实施指南均有相关的细则做明确要求, 如“2010版口服固体制剂GMP实施指南”第82、121、122、201 – 204,227页,要求配金检和检验缺说明书的设备(检重秤)。R> R>12月27日,生物谷携手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召开空中讲坛——《药企“生命线”-- 制药GMP 管理规范及管控》,邀请致力于制药工艺流程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分享当前的管理经验与规范,相信将为制药行业同仁带来启迪。

直播时间:2022-12-27

基于OxfoRd NanopoRe平台的单细胞全长转录组R>——应用和实践

基于OxfoRd NanopoRe平台的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突破了读长限制,让研究人员能够通过便捷、高效的流程从单张芯片获得上亿条完整转录本序列,从而在转录本层面分析细胞间差异。搭配ONT开发的分析流程,仅使用ONT数据就可以实现单细胞基因表达、转录本表达等多种下游分析。

直播时间:2022-12-01

创新·突破·引领 GenoCaRe 1600产品上市会

2022年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推动以单分子测序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创新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不久之后,我们迎来了单分子测序领域的里程碑事件。R> R>2022年7月,GenoCaRe 1600单分子基因测序仪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获准临床应用,成为世界首款获得NMPA批准用于临床诊断的单分子基因测序仪。GenoCaRe 1600的上市,是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发展史上的首次突破,它填补了基因测序产业单分子测序的空白,开启单分子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诊断时代。也再次证明,中国创新、中国智造,能够为生物科技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引领全球创新!R> R>11月7日09:00,我们诚挚邀请您锁定观看。

直播时间:2022-11-07

“纳米见微,孔明知著”R> OxfoRd NanopoRe癌症研究用户分享会

测序技术在过去二十年中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基因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洞见。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使用高通量测序对人类基因组样本进行常规分析以发现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致病变异。R> R> 然而癌症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多因素疾病,并且大部分癌症无法通过使用传统短读长测序技术检测到的简单点突变来解释。 因此,现在的癌症研究越来越重视分析结构变异 (SV)、DNA 甲基化和转录本的作用--它们与多种癌症有关。 此外,要真正了解其底层生物学机制,将变异定相到父本或母本的染色体上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的广泛的分析超出了传统测序技术的限制, 需要使用多种且通常不精确的技术。纳米孔测序的独特特性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前所未有的分辨率,解锁先前隐藏的变异并加速支持人类健康的研究。R> R> 9月14日,我们邀请到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领域应用技术专家蒲子婧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殊,云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周永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助理教授姜涛,举办“纳米见微,孔明知著”, OxfoRd NanopoRe癌症研究用户线上分享会,届时,大家可以通过在线问答的方式与这些嘉宾们进行互动。

直播时间:2022-09-14

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突破进展与创新策略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肿瘤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新途径,国内外在实体瘤CAR-T治疗技术领域的研发热情十分高涨,已将实体瘤CAR-T治疗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发展。R> R> 通过近年来不断累积的临床数据,证实了CAR-T细胞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实体肿瘤免疫治疗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CAR-T如何进入实体瘤微环境并在其中保持活力,怎样更加快速准确的识别肿瘤细胞,如何克服免疫抑制发挥作用等等,仍需广大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索,对于打破现有实体肿瘤治疗困境,帮助患者获得更持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R> R> 鉴于此,9月6日,生物谷特携手北京义翘神州股份有限公司为广大研究者们推出此次《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突破进展与创新策略》空中讲坛,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邀请从事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行业权威技术专家,分享当下最新的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促进行业内的学术交流,加快实体瘤细胞免疫疗法的临床转化。

直播时间:2022-09-06

智能自动化驱动变革,提速生物样本库建设R>与中国生物样本库同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物样本库建设蓬勃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样本库。生物样本库作为承载生物样本实体、分子信息以及样本表型数据的资源平台和学科建设的基石,为开展各领域科研工作、开拓新的临床诊疗手段和优化医药研发资源配置等,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样本资源丰富的优势背景下,如何推进样本资源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如何充分利用样本资源,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共享应用,成为各学界关注的问题。R> R> 高质量样本资源的利用和价值发挥,有赖于生物样本库存储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传统存储模式因其存储操作繁琐、样本数据难管理、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易造成人为误差、样本污染或反复冻融等现象。随着智能自动化技术的迭代,自动化样本库凭借其智能准确、安全高效、信息化管理等显著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加速了我国样本库资源库高质量与科学规范化建设,助力生物样本库的可持续性发展。R> R> 本期由MedSci梅斯&生物谷携手华大智造于2022年7月26日联合推出“智能自动化驱动变革,提速生物样本库建设”空中讲坛,届时将邀请行业专家为大家解读生物样本库的智能化应用与发展,期待与各位相聚云端!

直播时间:2022-07-26

从Alpha到OmicRon,从疫苗到中和抗体的影响——新冠试剂研发与全球应用范例分享

近期一个新冠突变株B.1.1.529刷屏了全世界,一个陌生的词汇“奥密克戎”出现在了大众视野。“新冠最强突变”、“30多种突变”、“传播性狂增500%”、“疫苗中和活性下降 40 倍”等等。从博茨瓦纳和南非的科学家向世界发出警报,到现在还不足1个月的时间。OmicRon已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OmicRon在新冠Spike蛋白上的突变多达30多个,而已上市的新冠疫苗和抗体药物多针对Spike蛋白开发,这就意味着多种已使用的疫苗及抗体药物可能面临失效的风险。且目前B.1.1.529又出现了多个亚谱系。目前,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在竞相了解OmicRon将会对新冠流行及防治造成怎样的影响。从通过模拟和结构分析,到全球首家OmicRon 血清学研究数据公布。研究数据不断涌现。R> R> 本期讲座将为大家介绍OmicRon突变株的相关特点,汇总已经报道的OmicRon研究数据。一同探讨面对新冠突变株的不断出现,对现有疫苗、诊断及治疗等带来哪些影响;同时用实际案例说明,分享我们在新冠病毒产品线开发过程中的开发策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在病毒不断变异的情况下,为科学工作者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试剂支持。

直播时间:2021-12-21

中国慢性肝病患者 R>一线药物耐药案例研讨会第二期

赛默飞于2021年7月成功举办了肝病患者一线药物耐药临床真实案例研讨会第一期,围绕了“耐药临床案例、SangeR测序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获得了同行业者的高度肯定,继7月成功上线第一期后,于10月21日迎来了研讨会第二期。R> R> 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耐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同时SangeR测序技术是肝病耐药检测和分型的金标准方法,可以同时发现乙肝病毒基因的已知突变和未知突变,还能准确的检测出多个指南报道的耐药位点,随着药物的发展更新,在真实临床中耐药发生的情况有什么改变呢?SangeR 测序技术在耐药监督中又起什么作用?R> R> 在本次研讨会上,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林炳亮教授担任会议主持,同时还邀请了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祖红梅主任,北京佑安医院 侯维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李向永主任 及上海曙光医院 吕佳主任 担任讲师,就肝病患者耐药的真实发生案例分享及研究进展展开学术讨论,诚挚邀您共享盛会。R> R> Rong>直播抽取幸运观众赠送精美礼品!Rong>R> R> Rc="http://cache1.bioon.com/webeditoR/uploadfile/202110/20211015101421791.png" width="150" height="150">R>

直播时间: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