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lpHa到Omicron,从疫苗到中和抗体的影响——新冠试剂研发与全球应用范例分享
近期一个新冠突变株B.1.1.529刷屏了全世界,一个陌生的词汇“奥密克戎”出现在了大众视野。“新冠最强突变”、“30多种突变”、“传播性狂增500%”、“疫苗中和活性下降 40 倍”等等。从博茨瓦纳和南非的科学家向世界发出警报,到现在还不足1个月的时间。Omicron已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Omicron在新冠Spike蛋白上的突变多达30多个,而已上市的新冠疫苗和抗体药物多针对Spike蛋白开发,这就意味着多种已使用的疫苗及抗体药物可能面临失效的风险。且目前B.1.1.529又出现了多个亚谱系。目前,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在竞相了解Omicron将会对新冠流行及防治造成怎样的影响。从通过模拟和结构分析,到全球首家Omicron 血清学研究数据公布。研究数据不断涌现。
本期讲座将为大家介绍Omicron突变株的相关特点,汇总已经报道的Omicron研究数据。一同探讨面对新冠突变株的不断出现,对现有疫苗、诊断及治疗等带来哪些影响;同时用实际案例说明,分享我们在新冠病毒产品线开发过程中的开发策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何能够在病毒不断变异的情况下,为科学工作者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试剂支持。
Berkeley LigHts单细胞光导平台专题(三):加速困难靶点的先导抗体发现——Beacon平台抗体发现的最新解决方案
过去三十年内人们开发出很多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以及癌症。然而,针对GPCR和离子通道等困难但很有前景的靶点,利用传统技术进行的抗体开发整体上进展缓慢而且有限。
杂交瘤技术由于细胞融合效率造成B细胞多样性的损失,文库展示技术存在亲和力和重轻链配对问题,新型单B细胞技术虽通过绕过杂交瘤技术的细胞融合步骤来获取更高B细胞多样性,然而大部分单B细胞方法不能提供抗体功能相关的信息,对无功能抗体进行测序、克隆、表达和表征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平台基于专有的光电定位及纳流技术,能够在微流控芯片上对成千上万个单B细胞进行精确操控和分离、并进行功能表征及回收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大大缩短抗体发现周期并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显著提高了抗体药物发现的效率。
本次网络研讨会我们邀请到Berkeley LigHts公司抗体发现高级产品经理Anupam SingHal博士,对基于Beacon平台的最新工作流程在困难靶点抗体发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请点击页面上方“我要报名”进行预约。
会议日程
H="80"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时间 | H="269"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主题 | H="100"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讲师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30-19:35 | H="269"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开场 | H="10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主持人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35-19:55 | H="269"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Leave No Hit BeHind: Accelerating Lead Molecule Discovery Against Difficult Targets | H="10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Anupam SingHal, PHD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55-20:10 | H="269"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答疑 | H="10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俞辰舟 |
Berkeley LigHts单细胞光导平台专题(二):生产用途的细胞株开发全新解决方案
在抗体药物开发过程中,细胞株开发(Cell Line Development, CLD)是CMC的起点。后续的CMC工艺开发、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全都是基于确定的细胞株进行开展的。细胞株开发的速度、合规性影响到药物开发的进度和最终成败,细胞株产量影响到后续工艺放大的效率及生产成本,细胞株质量则影响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常见的细胞株开发技术平台包括:有限稀释法或流式细胞分选(FACS)结合成像、单细胞打印、成像辅助的克隆挑选等,但这些技术平台要么单细胞克隆效率低下、要么分离后的单细胞难以生长,费时费力,并且缺乏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抗体分泌的手段,导致无法预知单克隆放大培养后的产率,因此在起始阶段很容易丢失掉比例稀少的高产率高质量单克隆,容易导致整个细胞株开发过程低效、耗时且难以获得理想质量的细胞株。
Berkeley LigHts的Beacon平台基于专有的光电定位及纳流技术,能够在微流控芯片上对单细胞进行精确操控。基于Beacon平台的细胞株开发流程可以在短短一周之内筛选出>99%单克隆保证率的高产细胞株。强大的影像记录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记录了每个克隆的丰富特征图谱(滴度/产率/倍增时间等),无论是分泌传统还是非传统结构抗体分子的细胞,都可以快速进行在线滴度检测,且筛出的克隆与下游生物反应器的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本次网络研讨会我们邀请到Berkeley LigHts公司细胞株开发产品总监Renee Tobias,对Berkeley LigHts技术在细胞株开发中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请点击页面上方“我要报名”进行预约。
会议日程
H="80"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时间 | H="269"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主题 | H="100"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讲师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30-19:35 | H="269"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开场 | H="10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主持人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35-19:55 | H="269"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Rapid Generation of Production Cells Lines witH Superior Titers and >99% Monoclonality for Complex Antibody Molecules | H="10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Renee Tobias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55-20:10 | H="269"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答疑 | H="10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俞辰舟 |
Berkeley LigHts单细胞光导平台专题(一):如何找到最佳的细胞?
近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首个在人体进行的COVID-19中和抗体疗法(AZD7442)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爬坡I期临床试验(NCT04507256)已开始对首批受试者给药。AZD7442是来自COVID-19康复患者的两种单克隆抗体的组合,其中的单克隆抗体由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VUMC)发现并于2020年6月授权给阿斯利康,而这个抗体组合中至少有一项是基于Berkeley LigHts公司的Beacon单细胞光导平台进行单B细胞克隆筛选而获得。
Berkeley LigHts公司在今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这家生物技术公司在去年被知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评为全球十大最具创新力公司之一。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之时,人们对于快速开发新冠治疗方法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Berkeley LigHts凭借其主打产品Beacon平台在抗体药物发现中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受到诸多COVID-19疗法开发机构的青睐。
早在疫情爆发不久的今年2月4日,金斯瑞公司利用Berkeley LigHts公司的Beacon平台对感染SARS-CoV-2(当时称2019 nCoV)的转基因小鼠血样进行筛选,在仅仅24小时内便鉴定出数个潜在的COVID-19阻断抗体。接下来几个月,Berkeley LigHts与VUMC密切合作利用COVID-19康复患者血样筛选抗体,在分离出人B细胞后仅18天便成功地获得了SARS-CoV-2中和抗体序列,将其用于抗体合成。Berkeley LigHts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通过远程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发了基于Beacon平台的新型检测方法,将其用于COVID-19疫苗的开发,该项目已在今年7月份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
事实上,除了抗体药物发现,Berkeley LigHts的技术还被应用于广泛应用于细胞系开发、细胞疗法开发、免疫学研究、基因编辑以及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用户包括顶级制药公司、合同研究组织(CRO)和学术机构,其中包括Amgen,Novartis,AstraZeneca, Pfizer, BMS, GSK等数十家排名靠前的大型制药企业,也包括金斯瑞、百奥赛图、睿智化学等CRO/CDMO企业,以及Ginkgo Bioworks这样的创新的合成生物学企业等。
那么Berkeley LigHts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的技术何以能有如此广泛的应用范围?在这些应用中Berkeley LigHts的技术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本次网络研讨会我们特地邀请到Berkeley LigHts公司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JoHn Proctor博士对公司及其技术和应用进行全面介绍。
会议日程
H="80"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时间 | H="258"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主题 | H="111" valign="top" bgcolor="#eeeeee" >讲师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30-19:35 | H="258"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开场 | H="111"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主持人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19:35-20:05 | H="258"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Finding tHe Best Cells for: Antibody Discovery, Cell Line Development and Cell THerapy | H="111"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JoHn Proctor, PH.D. |
H="80"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20:05-20:20 | H="258"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答疑 | H="111" valign="top" bgcolor="#FFFFFF" >俞辰舟 |
PTMScan® HS:CST新一代修饰蛋白质组学解决方案
PTMScan® 技术是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科学家们开发的用于检测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的实验方法。它结合了抗体富集PTM肽与液相色谱-质谱(LC-MS/MS)检测肽的技术,解决了PTM肽在酶消化后样品中呈现低丰度而无法被检测到的难题。PTMScan® 系列实验工具是针对不同的PTM肽的免疫亲和纯化试剂盒。
本讲座会介绍最新产品,包括新一代PTMScan® HS(HigH Sensitivity, HigH Specificity, HigH Simplicity 高灵敏度, 高特异性,高度简化)泛素化/小类泛素化试剂盒,也会介绍对研究工具及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
嘉宾简介:
朱奕颖 博士(CST),2014年在美国Brown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牙医学院附属ForsytH研究所质谱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 公司总部。现任CST资深科学家,主要负责蛋白质组学类新产品的研发。 已有十几年蛋白质组学研究经验,有丰富的质谱应用类产品及质谱服务开发经验,深谙实验痛点及技术难点,熟悉各类方法的细节及其应用,并为研究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新一代GS表达系统在细胞株开发中的应用
Optimizing tHe Cell Line Development PatHway by using new CHOZN® GS Platform
细胞株的开发一直是上游技术开发的关键,如何快速高效的开发出稳定高产的细胞株也一直是工业界的难题,新的CHO-GS表达平台可以帮助客户快速拿到高产克隆,缩短药物开发周期。随着近年来法规要求的提高,宿主细胞的可追溯性,文件合规性等,变的越来越重要。我们将讨论如何判断一个符合法规要求的宿主细胞及其文件结构。
细胞外基质(ECM)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THe present and upcoming new paradigm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细胞的?我们对细胞外基质有足够的了解吗?在这里,ROKIT HealtHcare将给我们呈现所有关于细胞外基质的问题,从而揭示为什么细胞外基质研究如此重要!
THe structure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is more complex tHan we tHink.WHat is 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s?How does it affect cells?Do we know enougH about extracellular matrix?Here, ROKIT HealtHcare will present us witH all tHe questions about extracellular matrix, so as to reveal wHy extracellular matrix researcH is so important!
THermo FisHer IVD 行业耗材产品解决方案
欢迎参加《THermo FisHer IVD 行业耗材产品解决方案》网络课程。本课程通过知识讲授、案例讲解、讨论环节,帮助您轻松掌握试剂耗材的选择要点。
我们会从线上的听众中随机抽取5名幸运观众,赠送手持挂烫机1个,报名后请记住讲座时间,别错过我们可爱的小礼品~
THermo Scientific质控菌株产品介绍
本课程主要介绍THermo Scientific质控菌株定性和定量两种商品化产品,包括产品介绍、产品特点、应用方向、CLSI标准等相关内容。
掌控PHospHo-Flow: 巧用细胞内、外流式细胞术优化免疫细胞活化分析
Since its first use in 1950s, flow cytome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ly powerful analysis tecHniq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use to rapidly and simultaneously scrutinize multiple parameters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determined. Besides tHe use of best possible antibodies, an appropriate fixation and permeabilization protocol play critical roles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detections from surface CD markers to intercellular modified targets sucH as pHospHorylated proteins. THis presentation, as a guideline, will sHare witH you tHose important tips tHat CST flow-cytometry experts routinely use in tHeir daily bencH work.
自从流式细胞术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应用以来,它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最有力的分析技术之一,以便在单细胞水平上快速且同时检测多个参数。除了使用经严格验证优化的抗体外,适当的固定和通透方案对于从细胞表面CD marker到细胞内修饰靶标(如磷酸化蛋白)的成功检测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指导方针,本次讲座将与您分享CST流式细胞术专家在日常的试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经验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