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华:肿瘤生物样本库整体建设--问题与思考
肿瘤生物样本库是肿瘤转化研究的基石。建设前要落实管理人员,然后紧跟国内外肿瘤领域的发展制定肿瘤生物样本库中长期规划。另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一项工程,建设单位领导一开始应在专职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有充分的投入。
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对于单位肿瘤学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前提是肿瘤样本库建设要高质量的实施,其核心是长期有效保存样本的分子信息,并准确记录其附加信息(包括患者信息、随访信息、样本分子检测信息等)。肿瘤生物样本库建成后能够通过国内、国际专家认证,最好能通过各种质量认证(例如17025等)。
肿瘤生物样本库是一个服务机构,其服务内容包括最初级的原始样本(包括肿瘤冷冻组织、正常冷冻组织、石蜡切片、血清、血浆、白细胞层等),大分子提取和质控,实验数据等。有条件的还开展肿瘤样本库相关研究和咨询、培训工作等。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问题诊断和解决对策
针对Western Blot的常见问题,给出了一些发现问题的小技巧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期望的结果。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优化放大关键问题及对策思考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在抗体、重组蛋白质和病毒疫苗等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流。本文围绕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研究和工业化应用中的核心问题,结合相关实例重点介绍了动物细胞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高通量开发技术、细胞培养过程及其生物反应器放大强化和优化操作技术、动物细胞代谢调控和高密度流加/连续灌注培养过程优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近年取得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优化放大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彼得 阿迪 肥胖症危是否掩盖了更大的问题
作为一个年轻的外科医生,彼得?阿迪曾蔑视了一个糖尿病患者。他认为,她体重过量,最终导致足部截肢也不过是罪有应得。但是多年之后,一场突病使阿迪开始疑惑:我们对于糖尿病的理解是否真的正确?肥胖是不是糖尿病的原因,或者说其病因还有其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个不同的假设将如何带领我们发动一场颠覆错误医学观点的战争。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问题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无神论者,直至现在,我们依然想知道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个简单的问题,很多动物在鸡之前就出现了,所以从技术上来说是蛋在鸡前面。但是关于这个问题,鸡和鸡蛋更像一个循环的情况。这个意义上来说,鸡是由蛋而来,哪鸡蛋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有一个鸡团队,研究表明,鸡蛋主要由蛋白质组成,OV-17只存在鸡的卵巢中,没有它鸡蛋将不能脱离鸡卵,因此没有鸡的话,无法在技术上产生鸡蛋;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鸡蛋的性质。我们还有一个鸡蛋团队……
卢大儒:NGS的科学问题与行政管理
卢大儒,遗传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包括肿瘤分子遗传学;基因检测与基因操作研究。在血友病B基因治疗、东亚人群起源和肿瘤的遗传易感基因与药物遗传学发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先后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近200篇,承担各类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5项,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
蒋万安:企业海外融资之法律议题
本视频由南京华讯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授权播出。
本课程演讲由在美国和亚洲协助多家新创企业与包括红杉资本等知名创投募资成功的蒋万安律师以硅谷成功募资的实际案例,让创业家及中小企业了解如何设立一家这合并吸引创投投资的公司;如何与天使投资人和创投进行钩通和交流;如何看懂投资条件书(Term Sheet);如何与创投谈判;并介绍创投如何运作,以及各种募资的方式和工具。
邓大君:CDKN2A甲基化—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及存在问题
p16主要以CpG岛甲基化的方式在多种肿瘤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频繁失活。我们发现与肿瘤细胞中的p16甲基化非常稳定不同,胃炎组织中的p16甲基化不稳定,会随着Hp的清除而消失(Int J Cancer 2009);胃癌组织的p16 CpG位点已经扩展到启动子区,而胃炎组织的甲基化CpG位点局限在第一外显子区(PLoS ONE 2012);肿瘤细胞的p16完全甲基化能够以稳态的方式稳定传递给子细胞,而第一外显子局部甲基化不稳定,可通过胞嘧啶羟甲基化途径发生去甲基化,不能传递给子细胞(PLoS ONE 2014)。
巢式病例对照和前瞻队列研究发现,p16甲基化阳性的胃和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容易癌变(Clin Cancer Res 2004和2009;欧洲发明专利#EP1602731),得到国际同行验证。
创建符合诊断用途的p16甲基化MethyLight测定新方法(BMC Med Genet 2012;国际发明专利WO2012094776),正在开发诊断试剂,开展多中心前瞻队列验证研究(NCT01695018)。
吕有勇:肿瘤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的临床科学问题
吕有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肿瘤学研究室主任。
针对我国常见肿瘤二高一低的临床问题,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诊率低的现实,特别是我国多数肿瘤患者为中晚期,采用目前常规的诊疗方法难于获得满意的疗效。为此国家启动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为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改善临床疗效,避免治疗不当和过度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反思肿瘤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的策略及模式。特别是多中心临床研究队列的建立和生物样本的规范化采集。这是现代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竞争能力的焦点。
以往的知识和医疗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健康是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的平衡来维持的,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将导致疾病发生。肿瘤作为一类系统性疾病,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人类对肿瘤的认识和诊疗技术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存在比较普遍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导致在肿瘤的实际防治工作中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因此,用系统生物学的观点及研究方法认识肿瘤发生发展的规律不仅是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基础。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及其在肿瘤研究领域的渗透,系统肿瘤生物学将是肿瘤研究的一个转折点。
通过临床问题与科学兴趣的整合,技术与资源的集成,实验室研究课题与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的运行。我们将在客观、深入揭示肿瘤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寻找到更有效的肿瘤防治途径和方法。
在肿瘤标志基因和蛋白鉴定的基础上,更重要的问题是建立标准的临床应用技术和规范化、规模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实际上我们在这一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大。
肿瘤基因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不仅取决与系统肿瘤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而且随着许多高通量基因和蛋白分析技术的逐步成熟,大样本、高通量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的应用,如何促进和推动临床肿瘤生物学的发展更为重要。这是一项集科学技术和运行管理并举的系统工程。
肿瘤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应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应进一步推动肿瘤临床与基础一体化研究模式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专业化、规范化、具有严格监管的规模化运行的分子标志特检实验室,以促进我国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
气候问题的现状——我们能为之做些什么
我们如何解决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 —— 一个巨大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在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提出了一个方案,展示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如何共同合作,解决气候问题。这是对于合作的高瞻远瞩,全世界的受益将远不止避免灾难。他不断探索: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危机,为每个人创造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