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耳聋:一个新兴的治疗策略

这个特别的迷你课堂包含了七个人类健康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启发性的故事,由斯坦福大学最有创造力的学者讲述。借鉴TED的形式,每个演讲者只用10到20分钟时间高度概括阐述他研究的课题。一起学习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生物工程、脑成像和心理学等等,那些最新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

2014-09-20 课时:13分钟

鲍勇:基于健康管理理论的慢性病控制战略与策略

鲍勇教授的报告指出:

1.我国是慢病病人数量第一大国,慢病已经出现“井喷”式变化,但大多数人还浑然不觉。

2.实施健康管理是边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

3.慢性病控制策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向,采用适宜技术,坚持中西医并重;以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为重点;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努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 慢性病控制模式:基本健康模式——“54321”为导向。“5定”即定首诊机构、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数量质量和费用、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和费用、服务人群的界定;“4付”即政府、保险机构(健康保险)、医疗机构和个人四方付费;“3督”即政府、社会(第三方)、居民进行监督,提倡信任度;“2转”即首诊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分级医疗);“1考”即1年一次考核。

2014-11-28 课时:52分钟

高端生物仿制药中国市场营销的经验分享和策略探索

中国高端单抗类仿制药市场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其基本特点为品种多,仿制企业集中,相对进口原研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市场的竞争主要存在于国内少数仿制企业和跨国制药原研制药企业间,各有优势。从市场策略来讲,我国的处方药营销自1987年跨国公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至今,经历了4个时代,从最早的学术推广走向促销推广,销售辅助,最后演变到现今的全面产品管理。我国的高端生物制剂从2005年底中信国建的益赛普上市至今,国内仿制药企基本上以2种模式开拓市场,一种以全面创建自己营销体系和队伍的全自有营销模式,另一种则是以外包区域销售权结合自有市场部进行品牌管理的嵌合营销模式。

未来随着适应症内抗体类产品集中上市时代的到来,新入市的国内仿制药企业势必为了追求更快抢占市场份额而可能采取直接外包市场营销权给专业的营销公司。无论哪种模式,竞争的核心无外乎产品价格,市场覆盖深度以及一线推广人员的能力的比拼。归根到底,一个产品的成败最终看的是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从上市做到成熟销售的顶峰,这里面需要有正确的产品定位,有效的推广手段组合以及快速队伍建设等,我将用益赛普的上市发展经历作为案列和大家分享中国高端生物制剂营销的得与失,并共同探讨未来营销之道。

2015-01-04 课时:41分钟

成体干细胞基因修饰策略及应用基础研究

成体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HSC)、间充质干细胞(MSC)、内皮祖细胞等多种类型,在多种疾病的治疗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成体干细胞临床应用依然存在植入效率低、功能不显著等问题。干细胞治疗通过组织重建以及分泌生长因子等综合机制发挥治疗作用。利用特定功能的基因修饰有望提高成体干细胞的治疗效果。

重组腺病毒是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转移载体,但部分干细胞缺乏其受体CAR,因而其感染效率很低。另外, 腺病毒载体携带外源基因的容量有限。为提高重组腺病毒载体修饰成体干细胞的效率及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一下工作:
(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改构: 对5型腺病毒载体的纤维顶球进行了改造,将其替换为B组11p型腺病毒(Ad11p)的纤维顶球,从而改变了它的靶向性,增强了对造血细胞的感染效率;改构腺病毒通过CD46介导而实现对血液细胞的感染;通过和甲病毒的融合,提高重组腺病毒携带外源基因的容量及表达效率;构建了外源基因非整合于基因组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2)成体干细胞基因修饰提高存活及植入效率。鞘氨醇激酶(SPK)是一种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作用的信号分子,其产物S1P对干细胞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SPK基因修饰可以明显提高骨髓MSC胞内SPK酶活性并促进细胞的存活和归巢,表明SPK基因修饰是提高MSC应用效率的有效策略
(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修饰干细胞特性及应用。生长因子的基因修饰也是增强干细胞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具有促进肝再生、血管生成和抑制纤维化等多种功能的生长因子。在实验动物模型中,HGF基因修饰的骨髓MSC对心肌缺血、放射性肺损伤、肝脏损伤、股骨头坏死等损伤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成体干细胞基因修饰能够提高干细胞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5-01-22 课时:28分钟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策略

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手段后的新支柱性治疗手段,最大的优势在于个体性、安全性、靶向性和高效性。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是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在手术、放化疗后获释患者放化疗间歇期使用肿瘤细胞免疫疗法效果较为显著。4月13日,在全国第五届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疗研讨会上,解放军总医院郭亚军教授发表了题为《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策略》的演讲。郭亚军为与会者介绍了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三个策略,分别是靶向肿瘤抗原并提供共刺激信号的人工T细胞受体,抗体-CD40嵌合受体修饰的DC,体内靶向递送肿瘤抗原。

  策略一:靶向肿瘤抗原并提供共刺激信号的人工T细胞受体
  选择Her2分子作为研究的肿瘤相关抗原,构建抗Her2的单链抗体(scFv)-CD28-CD3的ζ链串联的嵌合受体分子scFv-CD28-ζ,并转染给小鼠的T细胞。嵌合受体T细胞治疗后,宿主产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不仅针对Her2抗原,对肿瘤细胞的其他肿瘤抗原也可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策略二:抗体-CD40嵌合受体修饰的DC
  DC能够活化静息的CD4+和CD8+T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最重要的APC,CD40的共刺激信号在DC的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将Her单链抗体与CD40构成嵌合受体转染DC,修饰的DC可以被Her2阳性的肿瘤细胞直接活化,从而诱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嵌合受体修饰的DC通过特异识别靶抗原,从而在肿瘤局部聚集、活化,高表达CCR7等趋化受体,迁移至引流淋巴结,继而刺激活化静息的CD4+、CD4+T细胞,诱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抑制Her2阳性肿瘤的生长,延长动物模型的生存期。荷瘤动物经嵌合受体修饰的DC治疗后,脾脏效应细胞不仅可以杀伤Her2阳性的D2F2/E2细胞,而且可以显著杀伤Her2阴性的亲本D2F2细胞,杀伤效应主要为CD8阳性的效应细胞介导。

  策略三:体内靶向递送肿瘤抗原
  通过一个结构类似抗体的重组蛋白达到最终目的,其作用机制与DC密切相关。携有肿瘤抗原的抗体分子识别DC表面的受体,内吞入DC,通过DC的抗原提呈过程,将肿瘤抗原提呈至细胞表面,刺激活化CD4+和CD8+T细胞,诱导机体的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嵌合抗体的结构从N端向C端依次为CD11c单链抗体,IgG1的CH3及Her2的胞外区。嵌合抗体与DC表面CD11c结合后可被DC吞入胞内。抗体街道的靶向抗原刺激DC可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靶向的DC可有效提呈相应的抗原,刺激T细胞的活化。这一策略可能为肿瘤疫苗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2015-01-27 课时:31分钟

HIV和流感疫苗策略

Seth Berkley 向我们展示疫苗设计、生产、销售进展过程的智慧演变是如何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消灭一系列全球威胁——流感、疟疾、艾滋病。

2015-02-02 课时:7分钟

抗癌斗争的新策略

David Agus说传统的癌症治疗目光短浅,仅关注于攻击个体细胞。他提出一个跨学科的新方法,使用非典型药物、计算机模拟和蛋白分析去治疗和分析整个机体。

2015-02-02 课时:24分钟

小儿难治性脑损伤的细胞治疗策略商榷

栾佐教授《小儿难汗脑损伤的细胞治疗策略》,主要内容包括:
一、内源性细胞动员--神经增殖、再生、重塑
二、hNPCs移植的短期疗效
三、hNPCs移植治疗新生儿获得性脑损伤结果
四、早产儿脑损伤细胞学基础等。

2015-02-06 课时:24分钟

HIV和流感——疫苗策略

Seth Berkley 向我们展示疫苗设计、生产、销售进展过程的智慧演变是如何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消灭一系列全球威胁——流感、疟疾、艾滋病。

2015-03-19 课时:7分钟

王学刚:健康个性化-定制健康管理策略

华大健康致力于全方位的个性化健康管理的研发和应用。其中一个服务产品 Genebook HMS(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是一款关注个性化健康的软件应用。从 收集完整的个人健康生理检测数据(表型、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大生化、临床 影像、微生物等),通过手机或电脑展示和云管理和健康生活应用工具(比如运动、 饮食、营养、爱好、健康食品和保健品等),给用户提供专业的知识及个性化健康生 活指导。它是一个集合先进的华大跨组学检测健康数据的智能平台,可通过可穿戴设 备、家庭护理设备自动上传数据,也可集成体检机构、医院、以及第三方检测数据, 将表型、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大生化、临床影像、微生物等检测结果进行综合 的大数据分析,给到用户实时全景、最值得信赖的健康管理。

2015-03-24 课时: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