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应用于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研究

研究蛋白质组在不同生物状态下的动态变化对于阐明蛋白质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极其的重要。基于质谱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生物问题的研究。在线反相色谱质谱(RPLC-MS)一般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首选技术。目前,基于RPLC-MS的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方法并不完美, 还有一些技术挑战亟待解决。 首先,大规模的准确的区分蛋白质变体 (protein isoforms) 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蛋白质的鉴定仅仅是依赖于有限的几条肽段。进一步改进肽段分离的峰容量有望改善蛋白质变体的表征。其次,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极具挑战,因为目前的RPLC-MS技术的灵敏度还相差甚远。发展更高灵敏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势在必行。毛细管区带电泳质谱技术(CZE-MS) 被认为是另一个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工具,因为它可以实现高效的肽段分离以及高灵敏度的肽段检测。 在此次演讲中,将介绍应用新型超低流速鞘流液接口和离子源(深圳市永道致远科学技术有限公司CMP Scientific品牌EMASS-II ion source)的CZE-MS技术而开发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并对蛋白质组学的历史及其主要挑战和机遇,对如何提高CZE-MS对蛋白质组学的灵敏度和峰容量的方法进行讨论,和对基于CZE-MS的蛋白质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一些思考。

2020-06-03 课时:58分钟

细胞外基质(ECM)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细胞的?我们对细胞外基质有足够的了解吗?在这里,ROKIT Healthcare将给我们呈现所有关于细胞外基质的问题,从而揭示为什么细胞外基质研究如此重要!

2020-06-10 课时:39分钟

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非典看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的SARS病毒在病原学和致病机制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且两者的重症临床表现非常类似,对于SARS病毒的研究可很大程度上给予新冠病毒的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一些启示,从而对疫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遗憾的是,SARS流行结束后至今,我们依然没有针对这类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长期坚持对SARS和新冠病毒进行系统性研究,将对临床治疗和未来同类型病毒传播的防控起到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 人类与病原微生物的战争远未停止。生物谷联合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共同邀请非典和新冠两场重大疫情中,从事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启发。 欢迎届时参会讨论,期待会后,可以促成不同研究组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2020-06-29 课时:125分钟

程根宏【新冠和新兴传染病的系统医学研究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讲座时间:5月30日-8月11日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校友总会 承办单位: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武汉大学医学部海外校友会

2020-08-04 课时:90分钟

蓝柯【COVID-19研究进展简介】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讲座时间:5月30日-8月11日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校友总会 承办单位:泰康公共卫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武汉大学医学部海外校友会

2020-08-04 课时:93分钟

蓝柯【COVID-19研究进展简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93分钟

程根宏【新冠和新兴传染病的系统医学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突出的临床优势、突出的病毒学科优势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大学病毒学系和医学病毒学研究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建立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病毒学和疾病防控事业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了更广泛地分享武汉大学专家和校友在新冠病毒研究和疫情战斗中成果和经验,以科学的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帮助理解新冠肺炎治疗策略,并以此推动全球有关新冠病毒和疾病的研究,为最终战胜此次疫情和对未来新型新发传染病的防治作出贡献。武汉大学特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杰出校友和专家举办“武汉大学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

2020-08-07 课时:90分钟

布鲁克-核磁共振在生物样本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和新应用

作为生物样本代谢组学研究的两大利器之一,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高度自动化、标准化和精确定量等方面的突破,促进了代谢组学在慢病转化研究中的新应用。 本报告将分享Bruker Biospin最新发布的疾病诊断研究(IVDr)方案,包括一键式全自动地完成人体体液样本的核磁数据采集、代谢物定性定量和疾病诊断研究,并将分享在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遗传代谢病、精准营养和新冠肺炎中的重要应用。 敬请期待。

2020-09-16 课时:55分钟

外泌体功能学研究前沿追踪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30-150纳米的微小囊泡,身材小,却是近几年来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外泌体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项目总计约600项,总金额达2.54亿元,同比增长了44.5%,并且仍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逐步向临床和应用研究拓展的同时,外泌体中搭载的各种分子的具体功能、作用机制等仍存在很大的未知空间。外泌体携带蛋白质、脂质、DNA、RNA等信息物质,通过传递这些分子对细胞通讯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免疫应答、病毒感染、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了解外泌体的精准通讯功能及对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作为基础研究的技术基石,如何获取高纯度的外泌体仍然是目前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外泌体的分离提纯及检验技术的更新突破也一直是业界研究开发的核心之一。 生物谷携手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品牌IBA推出外泌体空中讲坛,聚焦外泌体功能学研究板块,邀请该领域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一起探讨当下研究中的难点与焦点。除专家报告外,本次讲坛也将设置在线答疑环节,邀请观众与专家深入交流、共话外泌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20-11-11 课时:89分钟

纳米孔测序在人类遗传学和罕见病研究中的应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遗传学领域,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容易地研究和理解生物过程及其影响。利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分析整个基因组或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通过对RNA转录本和异构体的表征和量化获得进一步的功能性分析。这些能力一起为人类遗传多样性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洞察。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长期致力于开发简洁易用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人类遗传学研究和遗传病诊断方面,纳米孔测序技术生成的长读长序列使得分析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变异(SV)更加的直观和简洁,如平衡易位和复杂的变异组合。纳米孔测序平台独特的测序原理,使测序过程不受酶反应效率的影响,尤其擅长检测困难区域,如重复序列,高GC含量的区域,以及假基因等。这意味着纳米孔测序可以解决出生缺陷防控和生殖遗传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0-11-23 课时:4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