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微孔板检测系统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SpectraMax i3是新推出的一款酶标仪,可以随时升级的多更能检测平台;第一台无限应用的多功能酶标仪;可带有MiniMax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独家具有Western Blot检测功能。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课程主要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逆境生物学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相对定量技术--iTRAQ,基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几个方面展开。
三个不同dPCR平台用于DNA拷贝数测量的比较研究
2013第一届数字PCR前沿应用研讨会于2013年8月20日(20日注册)~8月23日在敦煌(敦煌山庄)召开,2013年作为PCR技术诞生30周年,在美丽的敦煌,本次论坛将围绕PCR技术以及新一代的微滴式数字PCR在肿瘤标记分子领域的应用展开研讨,海内外知名的相关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采用大会报告以及专题讨论的形式,结合国际上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命科学的学术盛宴。
数字PCR技术在HER-2基因扩增检测中的应用
2013年作为PCR技术诞生30周年,本次论坛将围绕PCR技术以及新一代的微滴式数字PCR在肿瘤标记分子领域的应用展开研讨,我们邀请了海内外知名的相关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采用大会报告以及专题讨论的形式,结合国际上转化医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大家带来一场生命科学的学术盛宴。
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009年,孙毅教授回国后,开始进行大量转化医学研究主要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开始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另外在用干细胞建立孤独症模型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果。
她带领的团队在同济大学原创性地研发了体细胞单细胞全基因组转录本的RNA深度测序方法并用于研究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性状,探讨成体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静息活化过程中的机制,该技术对未来寻找各类疾病包括衰老的分子标记会有划时代的推动。
张贺秋:优势表位抗原的高效制备技术及其在重大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
围绕重大传染病诊断用关键原料抗原开展研究,通过有效集成生物信息学、重组抗原高效表达及高通量芯片筛选等关键技术,建立自主创新的优势表位抗原的高效制备技术平台, 研制用于检测重大传染病的系列特异性抗原, 在重大传病免疫诊断试剂研发及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miRNA生物信息学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miRNA是一类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在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和miRNA有关的功能异常和许多疾病有关(根据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 HMDD, http://cmbi.bjmu.edu.cn/hmdd, 的统计,目前已经有近400种人类疾病被报道了和miRNA有关)。因此,miRNA正在成为理解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明星分子,并且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从有关miRNA研究的一开始,生物信息学在其中就发挥着重要作用。从miRNA发现到靶基因预测,从分子进化到网络调控,从疾病易感位点确定到疾病miRNA关联分析,都可以看到生物信息学的身影。在本报告中,报告人将重点介绍本人实验室在miRNA-疾病-药物之间关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从大规模数据分析到建模和预测,同时概括miRNA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BMP4在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转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白色脂肪组织内棕色脂肪功能的激活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代谢。骨形成蛋白4 (Bone Morphologenetic protein 4, BMP4)可以促使多潜能干细胞向前脂肪细胞定向。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人体白色脂肪组织内BMP4的mRNA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提示脂肪组织内高表达水平的BMP4有利于控制体重。我们利用转基因小鼠模型在脂肪组织内特异性过表达BMP4后发现,BMP4促使小鼠白色脂肪细胞脂滴和细胞大小显著减小。进一步实验证实白色脂肪细胞内线粒体生成增加,脂肪酸氧化基因表达增加,从而导致小鼠整体基础氧耗增加,血脂降低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等一系列代谢变化。另外,体外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过程中加入BMP4处理也可使细胞获得类棕色的表型。干扰BMP4转基因小鼠白色脂肪内PGC1α的表达可以逆转BMP4所引起的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表型,说明BMP4所引起的脂肪组织发育的变化时通过PGC1α这一关键基因起作用,BMP4激活的P38/MAPK/ATF2/PGC1α信号通路发挥主要功能。与此一致的是,脂肪组织特异性敲除BMP4的小鼠出现脂肪组织体积增加,血脂水平增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等一系列变化,从反方面证实了BMP4对于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和改变代谢的作用。BMP4这种新功能的阐明BMP4可能为临床干预肥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供新思路。
高通量技术在非编码RNA领域中的应用
高通量技术指的是芯片、二代测序等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在短时候内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快速筛选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等方面。高通量技术在非编码RNA研究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不但可以筛选用于肿瘤诊断的miRNA分子标记,还应用于miRNA和lncRNA的功能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如链特异性测序(strand-specific RNA sequencing),降解组测序(Degradome sequencing ),RNA免疫共沉淀测序(RNA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RIP-Seq)等,以及一些新芯片与测序产品也为非编码RNA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里通过对一些应用案例的解析,讨论高通量技术在非编码RNA研究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