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克雷格·文特尔:揭开人造生命的面纱

克雷格.文特尔及其团队宣布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他们创造出第一个由合成DNA控制,能自行复制,功能完善的细胞。在此他告诉我们计划的进展,由此宣告一个新科技时代的来临。
克莱格·文特尔,美国生物学家,被很多人称为生物学界的“坏小子”,他曾经公然挑战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用霰弹枪法为基因测序。克雷格·文特尔的“人造生命”撼动的已不只是科学界,更有美国的政治中心。

2015-03-13 课时:7分钟

即将实现人造生命

“我们能从数字世界中创造出新的生命吗?”克雷格 凡特问道。他自己的回答是“可以”并且很快就会实现。他介绍了他最近的研究成果并且承诺我们很快就会拥有制造并激活一对染色体的能力。

2015-03-16 课时:7分钟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以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基因组学层次,转录组学层次和表观遗传学层次的高通量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伯豪公司作为生物芯片上海国家研究中心下属专门从事研发外包服务的子公司,自2009年起,建立了新一代测序平台,并开始提供研发外包服务。 本报告将围绕以下议题,与您共同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和综合解决方案。 表观遗传学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DNA甲基化研究中的高通量技术、microRNA与生物标志物) ¶基因组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从“基因组测序—基因分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比较基因组”研究思路解析、应用案例分享) ¶转录组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表达谱芯片的应用解析、RNA-seq的应用解析、高通量技术在lncRNA研究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DNA甲基化研究中的高通量技术、microRNA与生物标志物)

2015-04-22 课时:7分钟

李明辉: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以新一代测序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为代表的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基因组学层次,转录组学层次和表观遗传学层次的高通量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伯豪公司作为生物芯片上海国家研究中心下属专门从事研发外包服务的子公司,自2009年起,建立了新一代测序平台,并开始提供研发外包服务。

本报告将围绕以下议题,与您共同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和综合解决方案。

表观遗传学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DNA甲基化研究中的高通量技术、microRNA与生物标志物)

¶基因组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从“基因组测序—基因分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比较基因组”研究思路解析、应用案例分享)

¶转录组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表达谱芯片的应用解析、RNA-seq的应用解析、高通量技术在lncRNA研究中的应用)

¶表观遗传学层面的研究解决方案(DNA甲基化研究中的高通量技术、microRNA与生物标志物)

2015-04-22 课时:7分钟

王纲:科研,让生命更加美好!

王纲老师现任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百人计划”入选者。一直从事癌症与干细胞的分子调控、 转录中介体复合物方面的研究。

主要研究工作有:
哺乳动物的Mediator Complex是由大约30个蛋白质组成的多蛋白复合体,是介于转录因子与mRNA Polymerase II基础转录机器之间的连接桥梁。几乎所有的基因表达都需要Mediator的调节。不同的转录因子受到环境及发育信号的影响时,就会与Mediator中的某个特定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促进Polymerase II及通用转录因子(GTFs)在特定基因起始序列上的聚集并形成预起始复合物(PIC),进而调节基因表达的水平。

主要对Mediator的调控机理及生物学功能作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率先研究分析了Mediator的大小、数量、分类以及亚模块结构;发现腺病毒感染和转化细胞时其E1A蛋白与Mediator的相互作用;系统研究了Mediator与其它转录辅因子及多种表观遗传修饰的相互关系,发现Mediator的“招募后”的非经典基因调控功能;发现Mediator在胰岛素诱导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现Med23在Ras活跃型癌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目前还正开展Mediator在细胞定向分化以及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功能研究。相关工作发表在《Science》、《Mol. Cell》、《Dev. Cell》、《MCB》、《J. Virology》等学术期刊。

此次采访,王老师分享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实验室及研究团队做了介绍。

2015-05-12 课时:25分钟

杨健之:那些生命的选择

在这个演讲中,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杨健之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花来自农村,蕊生活在城市,两个人先后做了试管婴儿,都怀上了双胞胎,但又都遇到了意外,按理说都应该选择放弃,但两个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当然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经历和结果。

花选择不顾一切的留住孩子,即使孩子不到28周就出生了,儿子有白内障需要手术,女儿的大肠也需要手术治疗,之后的几年整个家为了这两个孩子心力交瘁。而蕊的老公是医生,当初两人商议后决定放弃,之后依旧尝试做试管婴儿的方式。

两年后,当杨主任再次遇到花和蕊时,不禁感慨。
本视频由Health Talk授权播出。

2015-05-26 课时:22分钟

为什么我们的宇宙如此适合生命

现代宇宙学的核心是一个谜:为什么我们的宇宙如此精美协调地创造出适合生命的必需条件呢?在一些科学新发现的这个绝技之旅,布莱恩·格林恩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元宇宙的想法可能持有这个谜团的答案。

2015-07-27 课时:22分钟

火星为何有可能保留了生命起源的秘密

尽管我们喜欢把外星生物想象成是小绿人,但是它们更可能会是微生物。行星学家 娜塔莉·卡布罗尔 带领我们进入到火星微生物的搜寻中,这次搜寻一反直觉地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安第斯山脉湖泊里去。那里极端的环境——稀薄的大气和焦黄的土壤——相当接近35亿年前火星的地表环境。微生物在此适应生存的方式,也许恰好能告诉我们要去火星哪里寻找它们,并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微生物会通向文明,而另一些则走向灭亡。

2015-08-07 课时:17分钟

从我们孩子的疾病中学到生命的领悟

罗伯特 D 安吉洛和弗朗西斯卡 费德利一直以为他们刚出生的儿子很健康。但十天后,他们发现孩子发生了围产期中风。马里奥不能控制他的左侧躯体,这让他的父母应对着艰难的问题:他会是正常的吗?他能拥有完整的人生吗?这是一个父母直面他们的恐惧,以及如何战胜它们的心酸故事。

2015-08-20 课时:7分钟

于康: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 拯救170万人的生命

蔬菜和水果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灵丹妙药”。研究证明,如果蔬菜水果的摄入数量、种类和比例结构合理,每年可能挽救170多万人的生命,使他们避免死于慢性病或者减少慢性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那么,我们要吃多少水果蔬菜才算达标呢?

中国营养学会的权威推荐:中国人应该每天吃够“半斤水果一斤菜”。按照这个标准,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算了一笔账:按照人均寿命80岁来算,我们一辈子要吃掉13-23吨的蔬菜水果,而人的一生总的食物量包括水在内大概是60吨。所以健康的饮食标准中,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要接近三分之一或者更多。

但是,大部分人远远未达标。与此同时,在营养科的门诊上,于康教授看到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病人因为营养问题就医。

具体怎么吃、怎么做,听听知名营养学家于康教授的解读吧。
本视频由Health Talk授权播出。

2015-10-20 课时:1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