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中国人群营养和遗传因素与代谢性疾病的队列研究
林旭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针对中国人群营养和遗传因素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研究成果: 1 亚洲人比白种人更易罹患糖尿病,中国人更具有“代谢性肥胖”特征。2 中国人群代谢性肥胖表型和疾病的高易感性,不仅仅与遗传因素相关,环境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膳食能量来源的巨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激增。 3 北京上海两地原住民饮食习惯的不同,更为合理膳食搭配使得上海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北京。4 维生素D、乳制品的摄取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体内视黄醇结合蛋白4、C反应蛋白、铁蛋白、内毒素结合蛋白含量的升高预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唐世琪:慢病管理:控危险因素,达25x25目标
唐世琪教授首先在其报告《慢病管理:控危险因素,达25x25目标》指出:中国的慢病防控主要面向三个人群;关注三个环节;蚕蛹三种手段。中国慢病防控工作主要关注四种重点慢性病;四种主要生物指标;四种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韩厉玲:生物类似物项目成功商业化的关键因素
韩厉玲,天士力国际创新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博士。相继在麦肯锡、华源生命、复星医药、天士力等多家知名企业担任高管。
市场上生物类似物的开发很活跃,但只有很小一部分项目能取得商业化成功。我们认为需要从开发立项之日,就综合考虑科学、产业、监管、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动态滚动评估各种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进行阶段性回顾。生物类似物项目成功商业化的关键因素包括:
1.立题依据是否充分
2.成药性证据是否充足
3.战略适配性及其承接能力评价
4.投资回报
童坦君:寿命决定因素
介绍了人的寿命决定因素,提到了研究衰老遗传基础的重要模式系统,一些遗传病症,提到了一些基因病变可能会使人更长寿。提到人均寿命主要取决于体内外环境。改善体内、体外环境是预防老年病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1.寻找内环境的最佳平衡点。2.关注衰老过程中的细胞通讯。3.管好我们的干细胞。
薛志刚:环境因素与早期胚胎发育研究
介绍了项目背景及立项依据,建立的早期胚胎干细胞测序平台及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WGCNA)。提到了胚胎外环境—PH值,氧气对胚胎的影响。人类生殖技术的一些问题。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一些工作。
分析前因素对新冠病毒qPCR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截至最新的指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肺炎确诊的标准。然而,核酸检测由于标本采集的规范性问题、标本质量问题、操作人员技术问题等原因,任有假阴性率。对于新冠检测来讲,假阴性可以导致新冠病毒感染者被漏掉。 2020年4月11日和19日,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关于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检测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县级医院、各级疾控机构及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单位局应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新冠在武汉爆发初期,在无专家共识,医疗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武汉一线检验专家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每一个假阴性都是一颗定时炸弹,都会漏检一个新冠病人。如何真正做好核酸检测?哪些因素对核酸检测结果至关重要?我们特别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童永清教授,从核酸结果分析前的因素出发,为我们分享来自新冠病毒检测一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