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脑构建原理图
这个特别的迷你课堂包含了七个人类健康前沿研究领域具有启发性的故事,由斯坦福大学最有创造力的学者讲述。借鉴TED的形式,每个演讲者只用10到20分钟时间高度概括阐述他研究的课题。一起学习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生物工程、脑成像和心理学等等,那些最新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
张建中:幽门螺杆菌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诊断技术(包括有创和无创性体外诊断技术)及根除药物选择相关的抗生素敏感试验和CYP2C19酶多态性检测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对各种相关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进行评述,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临床医生在生物样本库建设中应起主导作用
陆舜:临床医生在生物样本库建设中应起主导作用
Personalized medicine may be defined as “a medical model using molecular profiling technologies for tailoring the right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and determine the predisposition to disease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and to deliver timely and stratified prevention”.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riven genes and drug actions are opening opportunities to match therapies to lung cancer patient populations, and thus pave the way towards a more personalized medicine. The use of driven genes such as EGFR, ALK, and ROS1 et al can help identify patients that are more likely to respond favorably to a given therapy which is approved by clinical trials. Increasingly, we find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tratify different patient groups in terms of clinical response, so as to develop personalized, preventive or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夏建川: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夏建川教授介绍了国内的免疫治疗现状,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实体治疗中的策略、体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原则方法等内容。
演讲主要内容包括:
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概念,
美国首个治疗肿瘤的免疫活性细胞上市,
抗前列腺癌免疫活性细胞获得成功的原因,
Provenge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机制、治疗结果,
免疫治疗药物-ipilimumab作用机理,
抗PD-L1抗体治疗的机理,
CART细胞免疫治等。
汪晓来:观察实践中的开放平台、云端互动与健康管理生态链构建
来自《健康管理》杂志社的汪晓来社长做了题为《观察实践中的开放平台、云端互动与健康管理生态链构建》的报告,报告指出:健康服务事业发展需要社会化信息化的支撑。对于医学模式的再认识问题,就是云端互动与健康管理生态链的构建问题。
葛明华:肿瘤生物样本库整体建设--问题与思考
肿瘤生物样本库是肿瘤转化研究的基石。建设前要落实管理人员,然后紧跟国内外肿瘤领域的发展制定肿瘤生物样本库中长期规划。另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一项工程,建设单位领导一开始应在专职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有充分的投入。
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对于单位肿瘤学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前提是肿瘤样本库建设要高质量的实施,其核心是长期有效保存样本的分子信息,并准确记录其附加信息(包括患者信息、随访信息、样本分子检测信息等)。肿瘤生物样本库建成后能够通过国内、国际专家认证,最好能通过各种质量认证(例如17025等)。
肿瘤生物样本库是一个服务机构,其服务内容包括最初级的原始样本(包括肿瘤冷冻组织、正常冷冻组织、石蜡切片、血清、血浆、白细胞层等),大分子提取和质控,实验数据等。有条件的还开展肿瘤样本库相关研究和咨询、培训工作等。
苏健:肺癌标本库建设与转化医学研究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于2003年成立后,便着手筹建肺癌单病种肿瘤标本库,建立了大库容量、覆盖各种临床类型、连续动态观察的标本库。目前拥有近7000例,80 000多份包括肿瘤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血液、胸水等各类型标本。为加强标本库规范化、信息化管理,2010年开发了《临床医学标本管理系统》,与医院EMR及HIS系统对接,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标本库为支撑,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肺癌转化医学研究,国内最早开展EGFR临床检测,第一次提出EGFR突变丰度与EGFR-TKI疗效相关的概念,明确我国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谱,明确EGFR/ALK双变异流病特征等。
王从容:代谢性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是一个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糖尿病研究单位。在项坤三院士和973首席科学家贾伟平教授领导下,于九十年代初开始进行以糖尿病、肥胖为主攻方向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并逐步形成大规模代谢性疾病临床样本资源库。已建成国内最大的糖尿病家系库(1400个家系、7100人),形成了门诊高危人群、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社区人群、糖尿病住院患者、等各类样本库和临床资料数据库,总样本量超过10万人。2011年在科技部新药创制子课题资助下,专门成立了代谢性疾病样本库。2013年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985工程'项目生物样本库"、"科技创新平台上海高校转化医学知识服务平台样本库"。样本库占地500m2,拥有双路供电系统、专业视频监控设备、独立计算机房、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以及独立生物样本存储空间。样本库已形成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操作流程,构建出入库管理系统、冷链监控系统和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标准化管理实施2年来,已电子化管理样本5万人(50万份);已拥有年处理20万份以上样本的能力。近年来利用上述大规模人群,支持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973、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在NatureGenetics、BMJ、Diabetes、Diabetologia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着;并获得与糖尿病有关的各类奖项20余项。
郑培永:上海市重大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
以医院为基础,建立面向本市主要疾病的分散存储的生物样本库。研发基于云计算的市级生物样本库信息平台,实现两大应用功能,一为实体库建设单位提供标准化的样本库管理系统,二是通过与医联平台互联,实现临床信息与样本库信息的整合,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站式查询等服务功能;实现上海医疗机构生物样本实体标本分布存储和信息集中管理;制定统一的生物样本库采集规则、质量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