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兰娟院士:武汉是安全的 武汉人是健康的

“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是健康的。”在2日召开的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5月31日,李兰娟再赴武汉,专程了解此次集中核酸排查情况。李兰娟介绍,这次有约990万人做了核酸检测,加上之前已做过检测的人员,累计共有1090.9万人做过核酸检测,如果除去6岁以下儿

2020-06-10

王辰院士:吸烟会平均降低十年寿命,吸烟时间越长问题越突出

 “戒烟是最有效地提高健康水平,避免早死和延长寿命的有效手段,吸烟平均会降低十年的寿命,而吸烟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这个结果就会越突出。”在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活动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再次提出烟草对于人体健康的损害。今年的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由健康中国行动控烟行动工作组指导,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

2020-06-01

2020年春天,这些“舌尖上的院士”都很忙

2020年的春天有一些特殊。疫情使得人们更多时间待在家中,延缓了各地开工的步伐,也给春耕生产带来了压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有一群科学家一直忙碌着——他们是农业科学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舌尖上的院士”。每年12月,“米院士”袁隆平都会来到位于海南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进行为期4个月的科研攻关。今年也不例外。哪怕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90岁的袁隆平仍然

2020-05-02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晋院士名单

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晋院士名单。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有6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分别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黄永刚(Yonggang Huang)、华泰立(Terence Hwa)、 曹颖(Doris Y. Tsao)

2020-05-01

李兰娟院士等发现新冠病毒已经突变!致病性相差270倍!

2020年4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2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突然爆发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确诊患者超过260万人,死亡人数达17万人。目前的基因组调查数据表明,SARS-CoV-2的单核苷酸变异(SNVs)是丰富的。然而,没有突变与病毒致病性的功能改变直接相关。图片来源:medRxiv近日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2020-04-24

高福院士Science专访:不戴口罩预防冠状病毒是个“大错误”

2020年4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2019年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之后,鲜有中国科学家被外国媒体特别报道。因为面对此次疫情,许多人都在努力了解并与这种疾病作斗争,而回应媒体的要求并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近期,Sciecne杂志报道了对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的专访。今年1月,高福院士加入了一个团队,首次对导致COVID

2020-04-08

王辰院士团队分享方舱医院经验,《柳叶刀》发表

截至北京时间4月3日12点3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突破101万——在病毒肆虐的洪流中,人类需要能托举生命的“诺亚方舟”。4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带领的团队在《柳叶刀》发文,向全世界分享了中国方舱医院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在国内疫情告急之时,王辰提出建立方舱医院这一关键之举。3月30日,他和美国同行分享抗“疫”经验时表示,“方舱医院是武汉抗击疫情的关键

2020-04-04

著名植物学家周俊逝世 今年以来中国已痛失12位院士

据光明日报客户端3月2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俊,因病于2020年3月27日在昆明逝世,享年88岁。周俊,1932年2月生,江苏东台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华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他曾担任昆明植物所副所长、所长多年,并筹建了该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目

2020-03-31

钟南山院士等NEJM: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2020年3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自2019年12月,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在武汉市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以来,因此需要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近日以钟南山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文报道了他们提取的截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30个省、

2020-03-04

跟随李兰娟院士“红区”查房

 像过去的18天来一样,李兰娟院士上午8时30分准时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准备查房。这一次,中新社多媒体记者获准独家跟随李兰娟见证全程。自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开启固定作息模式:赴东院与其他医院会诊、回驻点撰写文字材料及远程指导实验室工作。“红区”,抗疫医院中重症隔离病房的别称。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