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7位华人学者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晋院士名单

  1. 华人学者

来源:科学网 2020-05-01 16:50

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晋院士名单。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外,还有6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分别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黄永刚(Yonggang Huang)、华泰立(Terence Hwa)、 曹颖(Doris Y. Tsao)



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新晋院士名单。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外,还有6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分别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黄永刚(Yonggang Huang)、华泰立(Terence Hwa)、 曹颖(Doris Y. Tsao)和杨丽笙(Lai-Sang Young)。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机构。本年度新增选120名院士和26名外籍院士。至此,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职院士总数达到2403人、外籍院士501人。
以下为此次入选的华人学者名单:
曹晓风
植物表观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9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研究。
Howard Chang
分子生物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个人动态调控组中心主任、霍华德·修斯医学(HHMI)研究员。2017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201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致力于基因组学研究。
程亦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教授、霍华德·修斯医学(HHMI)研究员。201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致力于利用冷冻电镜方法开展大分子配合物三维结构研究,将电子检测相机引入,使得单粒子冷冻电镜技术从低分辨率提升到原子结构测定,为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带来技术突破。
黄永刚
固体力学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致力于研究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力学行为,开创了可延展无机电子器件领域,创立了基于微观机制的应变梯度理论。
华泰立
理论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系及生物物理中心教授。致力于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来阐明生命系统的组织原理,以大肠杆菌为模式生物进行数量和系统生物学研究。
曹颖
神经生物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霍华德·修斯医学(HHMI)研究员。因为在揭示灵长类动物大脑视觉神经机制方面的成就,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18年度“天才奖”。
杨丽笙
数学家、动力学系统理论专家,纽约大学教授。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致力于动力系统研究,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理论神经科学领域,通过与神经科学家们合作揭示视觉的形成原理。(生物谷 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