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困难类群物种鉴定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挑战之一。近年来,DNA条形码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基于2-3个质体片段和核糖体ITS序列的植物标准条形码(一代条形码)在植物物种鉴定和隐存种的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然而,一代条形码在不同类群中分辨率差异较大,在较多木本植物类群中鉴定率不高。基因组浅层测序技术可以

2021-09-11

Science Advances:研究揭示生物力学特征参与袖蝶属蝴蝶局部适应与物种形成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蔚课题组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朱健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合作发表了题为“A widely diverged locus among Heliconius butterflies m

2021-08-18

行业报告:中国人工智能全球领先,AI+医疗界人才紧缺

 全球专业招聘集团瀚纳仕日前发布了2021年《中国大陆科技行业报告》,报告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全球近60%大数据专家。然而随着产业不断细分,新赛道日新月异,人才的供给端与需求端存在差异,在AI赋能的跨界领域,人才竞争更是日益激烈。 过去几年来,AI+医疗健康的跨行业发展愈加火热,人工智能已成为主导新一轮医疗健康产

2021-08-12

Nature子刊报道裸子植物物种多样化和表型进化研究

确定生命之树中物种多样性和表型差异产生的主要的内部与外部驱动力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之一。对于绿色植物,全基因组复制(WGD,或多倍化)是重要的进化驱动力,但WGD是否能与响应气候变化和新生态机遇的适应性辐射演化等进化过程一起塑造宏观进化模式尚不清楚。现存的裸子植物支系明显经历了古辐射演化、大量灭绝事件、超常的形态停滞和近期多样化等复杂历史,而裸子植物进化主

2021-07-24

Nature Cell Biology:发现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记忆可代遗传的现象与机制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发育、生殖、衰老和行为等。在受到环境压力胁迫时,生物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生物学家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生物体产生的这些应激反应是否可以直接传递给后代,在后代尚未直接经历上一辈的环境胁迫时,便获得某些性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预期的环境变化和压力胁迫。8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

2021-08-04

研究人员揭示植物种子萌发的时间调控机理

  种子萌发是开花植物生活史中的关键阶段,受到植物体内多种信号物质和外界环境因子的精密调控。植物种子只有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萌发,才能发育成正常植株。各种不利环境因子可诱导植物合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激素,从而抑制种子萌发过程。已有研究表明,ABA激素响应和种子萌发过程涉及一个十分复杂的信号网络,而相关生理反应的发生

2021-07-02

研究揭示泡沫病毒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多重感染和物种传播

  近期,《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课题组题为Multiple infiltration and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of foamy viruses across Paleozoic to Cenozoic era的研究成果。病

2021-05-13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发布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于5月21日正式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27950个,包括物种115064个,种下单元12886个;其中,动物界56000种,包括鸟类1445种、哺乳类564种、两栖类481种、爬行类463种、鱼类4949种;植物界38394种,包括被子植物31961种、裸子植物289种;真菌界5095种。与2

2021-05-22

研究揭示调控植物种子贮藏蛋白积累的新机制

  种子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种族延续,与人类的食物来源息息相关。种子含有丰富的贮藏物质,主要类型包含油脂、蛋白质和淀粉等。种子蛋白是人类食物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种子蛋白的含量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紧密关联,此外,种子蛋白的含量还关乎种子的质量和寿命。因此,深入挖掘影响种子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能够增强

2021-04-20

冬眠研究揭示膜钙信号转导基本分子机制

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北京大学王世强教授实验室在长期研究冬眠适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的心脏钙信号分子调控理论: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MyoCD通过SRF促进JPH2和CAV3基因的“协奏转录”和两种蛋白间相互作用,铆定肌质网与横管膜的纳米耦联结构,压缩横管钙通道与肌质网钙释放通道间信号转导的物理空间,提高兴奋收缩耦联的分子效率。这一发现揭示了心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