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QX100在细菌和衣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

QX100一个应用的大方向是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尤其是复杂来源的样品。之前已有多篇HIV(病毒方面)相关的文献。最近又有2篇QX100对于细菌和衣原体检测方面的文献发表,结合之前的文献,可以得出,QX100可以对复杂来源样品中的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而且是以绝对定量的方式进行,不再需要依赖于标准曲线,简化了实验操作。

2013-06-05

Taxon:孙航等确立喜马拉雅横断山的特有假合头菊

近日,国际植物权威期刊TAXON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arasyncalathium J.W. Zhang, Boufford & H. Sun (Asteraceae, Cichorieae): A new genus endemic to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

2011-12-21

河南发现恐龙新种 命名为汝阳云梦龙

来自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消息,经古生物学家认真研究,河南省汝阳云梦山区发现的恐龙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的白垩纪长脖子蜥脚类恐龙,专家将这个新属种命名为汝阳云梦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研究小组对发现于汝阳县刘店乡花庙沟村郝岭组的一长脖子蜥脚类恐龙化石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汝阳云梦龙有7个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前部颈椎椎体(从第2颈椎椎体到第8颈椎椎体)...

2013-07-08

张亚平等在中国兔物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种间杂交可以导致基因或基因组在种间渗透以及分类上的混乱。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生刘江通过分析124个中国兔鼠物种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第一次发现在6个中国兔属物种间存在着通过种间杂交而导致的基因渗透。令人惊奇的是,东北兔的线粒体完全被来自雪兔和华南兔的线粒体所替代。

2012-11-18

AABC:汪筱林等确定辽西滤食性翼龙新

12月的《巴西科学院院刊》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蒋顺兴和导师汪筱林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new ctenochasmatid pter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western Liaoning, China。

2012-11-18

PLoS One:病原体改变基因表达以应对电离辐射伤害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巴西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Trypanosoma cruzi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Gamma Radiation,”,文章中,作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克鲁斯锥虫面对电离辐射有害压力时如何来改变自身的基因表达,从而来应对这种有害压力。

2012-11-18

Plant Biol:姜花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多倍化是植物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在被子植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所有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历史过程中都经历了多倍化的过程。和祖先二被体相比,多倍体在一些重要性状上都产生了显著差异,如繁育系统、生态忍耐性、生长速率、传粉者、植食动物、适应性等,这些差异可能对植物的遗传变异、生活史、生理特性、地理分布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多倍体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分布到更广的范围...

2013-09-29

Nature:疟疾病原体的很多伪装

当疟疾寄生虫“镰刀形疟原虫”感染红血球时,它逃避免疫检测的办法是,一次只表达从抗原上来讲截然不同的60个var基因中的一个,然后在感染过程中再改为表达一个新的基因。在这项研究中,Louis Miller及其同事发现,“组蛋白H3修饰赖氨酸36三甲基化”(H3K36me3) 存在于转录起始点上,并沿被沉默的var基因的基因体(gene body)分布。

2013-07-11

JIPB:张玲等揭示蒟蒻薯植物苞片的发育与进化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玲博士等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Bracts and Bracteoles in Tacca (Dioscoreaceae)。”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该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有花植物繁育系统的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及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011-12-08

PLoS ONE:杨君兴等鲈鲤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获进展

鲈鲤属Percocypri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是大型凶猛的淡水鱼类。鲈鲤属鱼类的分布格局十分独特,即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每个主要水系中只分布一种或亚种,这种特殊的地理格局,为验证青藏高原东南缘古水系形态及其对生物物种的影响的假说提供了理想模型。然而,该属最基本的分类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

201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