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在斑马性腺发育中的功能和机制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型式,它受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基因家族的介导,在RNA加工、DNA修复、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及基因调控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为该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属II型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对称性精氨酸双甲基化。由于Prmt5基因在小鼠中全身性敲除,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因此对其总体的在体生物学功能还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

2019-09-23

研究发现青素可抑制结直肠癌转移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众所周知癌症的治疗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转移情况,结直肠癌也不例外。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占90%,这么高的生存率中,转移性患者生存率却只占了10~15%,可见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细胞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步骤的过程,当癌细胞穿透细胞外基质(ECM)离开原发肿瘤病灶进入血液和淋巴管时,就会发生转移。

2019-09-06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调控斑马母源mRNA稳定性机制

  斑马鱼母源-合子转换 (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 MZT)过程伴随着母源RNA和蛋白质的降解以及合子基因组的激活(maternal-to-zygotic transition, ZGA)。已有研究表明多种关键因素通过母源和合子途径促进母源mRNA降解,其中包括合子转录的microRNA miR-430,次优密码子的使用,N6-甲基腺苷(

2019-08-08

PLoS Biol:的精液中竟然含有催情信息素,那么人类呢?

2019年7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Anne M. scot、上海海洋大学(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的Zhe Zhang及其同事于近日在《PLOS Biology open access journal》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了鱼精液中存在一种信息素,可以吸引雌性向正在产生精液的雄性考经

2019-07-27

陈发团队发现EPAS1基因的最后一块拼图

 背靠达里加山,面对甘加草原,在江拉沟河谷上方约50米处,记者来到了夏河丹尼索瓦人(以下简称夏河人)化石的出土地——白石崖溶洞。这里海拔3200米,是备受关注的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的原住地之一。6月14至16日,夏河人研究成果推介会在甘肃省夏河县召开,发布了中科院陈发虎院士团队关于夏河人研究的最新进展。夏河人旧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原住地的发现补上了现代藏族人群携带的高原适应基因——EPAS1

2019-06-17

Cell Rep:科学家利用斑马成功捕获癌症发生的“窗口”时间

2019年6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症相关的炎症往往会明显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斑马鱼进行研究首次发现,炎性细胞或会利用细胞外基质屏障层的薄弱点或微孔眼来接近皮肤癌细胞;文章中,研究者利用半透明的斑马鱼来模拟多种类型皮肤癌,同时进行活体成像来观察炎症细胞寻找皮肤中生长的癌细胞的机制。图片

2019-06-06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狮子深渊适应遗传基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对生活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狮子鱼开展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分类学上厘清了其系统地位,首次在形态上发现了适应深渊的变化,在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狮子鱼深渊适应的遗传基础。4月15日,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自然-生态与进化

2019-04-16

转基因“红大米”在中国研制成功

 虾青素(又称虾红素)是一种红色的酮类胡萝卜素。天然的虾青素是世界上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能够维持机体平衡和减少衰老细胞的堆积。然而,虾青素在大多数高等植物中无法产生,只在一些藻类和酵母产生。因此在平时的膳食中,人们获取抗氧化性较强的虾青素的途径非常少。华南农业大学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虾青素与常见的粮食作物水稻相结合,研制出了富含虾青素的“虾红大米”。该成果于2018年11月发表在期刊《

2019-02-11

Cell Host Microbe:一种阻断HIV的创新方法遭遇拦路

2019年1月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靶向一种有前景的分子靶标有可能阻止能够导致血癌和艾滋病(AIDS)的逆转录病毒的扩散,但是这却可能让宿主容易受到其他的病毒性病原体的感染。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12月27日在线发表在Cell Host&Microb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Protective Role for the Lectin CD

2019-01-02

研究人员在斑马中构建出一种肠道炎症模型

  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和舒晓东研究团队关于斑马鱼研究的最新成果“Deficiency in class III PI3-kinase confers postnatal lethality with IBD-like features in zebrafish”。该研究利用斑马

2018-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