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植物病原拮抗活性物吡唑三嗪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

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摩氏假单胞菌923菌株生物防治作物细菌和真菌病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且吡唑三嗪(pseudoiodinine)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生物农药或先导化合物用于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害的防控

2023-02-28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解析羊肚栽培生活史中土壤微生物组的动态变化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等研究人员共同解析了羊肚菌栽培生活史中土壤微生物组的时间动态,为微生物菌剂未来应用和羊肚菌栽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3-02-28

Cell子刊:揭示共生对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发育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肠道共生菌对胚胎早期HSPC发育的调节作用和机制。考虑到 HSPC 主要在胚胎期产生,研究结果也表明早期共生菌的生态失调可能对宿主终生造血产生影响。

2023-02-23

《自然·代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团队发现,热量限制的抗肿瘤效果依赖于肠道

该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在CR抗肿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为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饮食方面的指导。同时,IF抑制癌症的机制也值得深入研究。

2023-02-22

王新颖/李朝军/薛斌团队发现肠外营养通过改变肠道群而损害葡萄糖代谢

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导致的糖代谢障碍与病人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同时发现,乳杆菌属丰度降低,IAA减少,引起L细胞中Gcg的表达下调,GLP-1分泌减少是肠外营养相关糖代谢障碍的机制,而GL

2023-02-17

揭示深海热液古细菌共同祖先的代谢特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湘团队与自然科学研究院洪亮团队合作,以分离培养的具有古老的演化地位和独特代谢共性的深海热液超嗜热古菌和嗜热细菌为切入点

2023-01-10

复旦大学王立顺团队发现,吃得少能抗癌,是由肠道群介导的

该研究表明,热量限制饮食(CR),通过一种依赖于小鼠肠道菌群的机制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使用抗生素耗竭肠道菌群的情况下,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就会减弱,而补充双歧杆菌可以恢复热量限制饮食的抗肿瘤作用

2023-01-19

Molecular Cell:揭示病原感染新策略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紫色色杆菌利用效应蛋白CopC催化全新骨架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靶向宿主细胞死亡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并首次于体内外全面阐述了宿主特异性辅因子CaM调控CopC活性的机理

2022-12-19

Nature子刊:深度挖掘人类肠道宏基因组的古病毒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对人类肠道中的古菌病毒进行了全面的宏基因组数据挖掘,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了解人体肠道内古菌病毒的多样性和蛋白功能提供前所未有的见解,以供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肠道生态系统。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