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寄生虫卵提取物可降低炎症

2020年5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瑞士、瑞典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从寄生虫卵中分离出的物质能够降低小鼠呼吸道中的炎症。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anti-inflammatory eicosanoid switch mediates

2020-05-02

自1978年以来,海洋鱼类寄生虫数量增加了283倍

2020年4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下次你吃生鱼片(sashimi)、生鱼片寿司(nigiri)或其他形式的生鱼时,可以考虑快速检查一下是否有寄生虫。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鲜的人群中,一种能够传播到人体中的寄生虫的丰度急剧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当吃寿司时,你吃到的不仅仅是寿司,还有寄生虫。自2

2020-05-06

以色列研究人员称发现首个无氧呼吸的已知多细胞寄生动物

 一般认为,有氧呼吸是多细胞动物的基本特征。但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团队发现了地球上首个不需要氧气就可以生存的已知多细胞寄生动物。这种名为鲑生粘孢子虫的动物是一种生活在鲑鱼肌肉中的寄生虫,由不到10个细胞组成。特拉维夫大学动物学家多萝泰·于雄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对鲑生粘孢子虫基因进行检测和测序时发现,与其他所有已知动物不同,这种寄生虫不具

2020-03-02

研究发现线虫个体间辐射旁效应诱导的新模式

 辐射旁效应是指受到直接辐照的细胞产生损伤信号诱导未辐照邻近细胞辐射反应的现象。辐射旁效应现象不仅局限于生物个体内部,也可以个体间通讯的方式在群体层面进行诱导。然而,以往的动物实验都是基于液体培养体系,辐射诱导的个体间通讯也被认为是水溶性信号分子介导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挥发性信号分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可能角色。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

2019-12-06

mSystems:利用基因组技术开发抗寄生虫疗法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基因组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创新的RNA测序技术,鉴定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淋巴丝虫病的方法,淋巴丝虫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致残性寄生虫病。

2019-12-06

寄生虫有哪些?其如何引起人类患病?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2019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寄生虫是一种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中的生物,有三种主要类别的寄生虫会引发人类疾病,包括原生动物、蠕虫和体外寄生虫,原生动物和蠕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肠道,而外寄生虫包括虱子和螨虫,其可以附着或钻入皮肤,并在皮肤上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原生动物和蠕虫往往是非致病性的,这意味着其并不会引起疾病或非常轻微的疾病。但有些会导致人类严重的疾病。图片来源:Wik

2019-11-28

Sci Adv:线虫神经系统调控皮肤抗菌免疫反应

2019年11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华盛顿州立大学埃尔森·弗洛伊德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秀丽隐杆线虫,首次发现神经系统响应细菌感染从而调控蠕虫的表皮(一种类似于皮肤的外部屏障)抗感染功能的内在机制。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杂志上。 秀丽隐杆线虫通常在生物学研究中用作模型生物,其结构相对简单,同时仍与包括人类在内的更复杂的哺乳动物具有

2019-11-23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大豆孢囊线虫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glycines)是引起大豆减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合理种植抗病大豆品种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防治SCN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是长期种植单一抗性品种致使SCN新的毒性生理小种出现,导致原有抗性丧失。因此,解析SCN逃避寄主免疫防御的致病机制对抗病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效应蛋白是一类由线虫食道腺、头感器、尾

2019-09-23

Science:成功构建秀丽隐杆线虫发育的分子图谱

2019年9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详细描述了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每个细胞是如何变化的。他们使用了新兴的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技术来分析秀丽隐杆线虫胚胎中的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9月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lineage-resolved molecular atlas of C. ele

2019-09-18

细菌竟与寄生虫共感染竟产生“积极”作用

2019年9月18日 讯/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慕尼黑科技大学(TUM)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血吸虫与幽门螺杆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减弱了两种病原体单独存在时产生的不利健康后果。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属(俗称血吸虫)引起的疾病,全世界约有2.4亿人患有该疾病。这些寄生虫通常来自湖泊,池塘或河流等水域环境。蠕虫,幼虫和卵子通过血液转移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其中曼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