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苏州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神经胶质瘤生长的关键信号分子

目前的传统治疗对提高胶质母细胞瘤(GBM)和其他高级别胶质瘤(HGG)的生存率的作用非常有限。

2023-03-21

单细胞原生动物超快速运动的分子基础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缪炜团队以旋口虫为研究对象,在获得高质量旋口虫基因组的基础上,利用超分辨显微成像和RNAi等关键技术,证明了旋口虫细胞的超快速收缩系统的分子和结构基础为两个长度大于1万个

2023-03-09

Nucleic Acids Research: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基于上述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侧翼链分离依赖的DNA链交换模型,揭示了不饱和组装RecA核蛋白纤维丝介导DNA链交换的分子机制。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同源重组及相关生物过程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3-03-02

Nature:揭示机体免疫细胞检测癌细胞突变并对其产生反应的分子机制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识别并分析了免疫细胞“看到”癌细胞并对其产生反应的步骤,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阐明为何有些疗法对特定癌症患者有效,对其它患者则无效。

2023-03-16

Nature 子刊:上海交大左小磊团队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分子分类器,实现前列腺癌精准诊断

该研究发现,该信号报告体系,可在单分子、单颗粒水平实现对荧光分子、酶分子以及纳米颗粒等多种信号报告基团的化学计量比控制,实现了包括microRNA、mRNA、蛋白以及小分子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信号转化。

2023-04-06

Nat Commun:揭示ubH2B与FACT协同作用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组蛋白H2B的K120位单泛素化修饰促进FACT分子伴侣功能,并招募FACT复合物结合至染色质,与FACT在基因转录激活过程中协同发挥重要作用。

2023-03-15

Nature:研究揭示PR-DUB去泛素化酶复合物特异性去除核小体H2AK119泛素化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解析了人源PR-DUB复合物结合H2AK119泛素化核小体的高分辨率电镜结构,阐明了PR-DUB特异性去除核小体H2AK119单泛素化修饰(H2AK119ub1)的分子机理。

2023-04-11

剑桥大学: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分子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弥漫性癌症(HDG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癌症综合征,归因于CDH1内的种系突变,该种突变导致多达3%的胃癌。

2023-03-21

Nat Nanotechnol | 上海交通大学左小磊等合作开发基于DNA框架的多维癌症诊断分子分类器

准确反映临床行为的疾病分子分类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基础。计算机内分类器的发展加上基于DNA反应的分子实现标志着更强大的分子分类的关键进步,但处理多种分子数据类型仍然是一个挑战。

2023-03-28

研究揭示小分子促进线粒体融合并修补线粒体损伤的新机制

粉花绣线菊复合群包含七个变种,为我国特有。在早期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团队开展了其特征性二萜及二萜生物碱的生物功能挖掘,相继揭示了部分化学成分可促进线粒体融合

202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