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v Sci:芯片“种”出预血管化肝胆类器官!有望像“补丁”一样修复受损肝脏和胆管组织

研究通过非实质细胞移植策略,在芯片上高通量制备预血管化人肝胆类器官,其可整合入小鼠血管网络、自我组织成肝组织样结构,为肝脏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提供新途径。

2025-05-15

Adv Sci:预血管化肝胆类器官为再生医学注入新活力

该研究通过非实质细胞移植策略在芯片上构建预血管化人肝胆类器官,确定肝成熟阶段内皮移植效率最佳,间充质细胞可降异质性、促血管化,类器官功能正常且体内移植能与宿主血管连接。

2025-01-14

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于颖彦教授发表类器官活库的标准化建设与挑战综述

标准化类器官培养技术与临床大数据或基因组大数据相结合,有助于新药研发及药物敏感性精准预测。

2025-01-22

上海六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急性硬膜下血肿内镜微创引流手术

本次针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开展内镜微创引流手术,是神经外科对颅脑创伤手术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2025-05-06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携两项科研成果受邀参加美国血管外科年会

2025年6月4-7日,美国血管外科学会血管年会(VAM)在新奥尔良会议中心召开。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影像与介入科杨呈伟主任代表黄连军院长团队受邀参会.

2025-06-27

ACS Nano:开发出模拟人体组织的三维打印肿瘤模型,助推外科成像研究

Srivastava团队的模型为NIR-I/II纳米探针的评估提供了一个更接近真实手术场景的平台。通过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因素,这些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纳米探针在临床应用中的表现。

2025-07-0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丁悦教授获首届JOT骨科创新与临床转化成果奖

QCT技术作为骨密度检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2024-09-18

Nature:中外科学家联手揭示结直肠癌的预后基因组和转录组特征

在这篇首次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研究者发现了将近100个发生突变的癌症驱动基因。其中,9 个是结直肠癌中的新型基因,24 个是任何癌症的新型基因。

2024-08-15

Nature:中外科学家构建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类衰老骨骼肌的单细胞图谱

肌肉可以自我修复。这主要是由肌肉干细胞完成的,它们在受伤后开始增殖并分化成肌肉细胞,所产生的肌肉细胞相互融合或与现有肌纤维融合,以修复受损肌肉。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