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六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急性硬膜下血肿内镜微创引流手术

来源:上海六院 2025-05-06 15:37

本次针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开展内镜微创引流手术,是神经外科对颅脑创伤手术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一个直径仅1.5厘米的颅骨钻孔让张先生(化姓)免遭开颅之苦,引流监测导管在神经内镜的精准引导下探入血肿腔——随着暗红色血液缓缓抽出,急剧升高的颅内压迅速得到缓解。这台急性硬膜下血肿内镜微创引流手术,标志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颅脑创伤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以“钥匙孔”级创伤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高危患者开辟了生命通道。

4月7日,张先生(化姓)头痛剧烈伴恶心,头颅CT结果显示左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SDH)、脑室受压,病情危急随即赶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陈浩主任医师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立即组织团队讨论,考虑到患者无法回忆受伤经过,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凝,因此不排除抗凝药物相关出血。依据《抗栓药物治疗中颅内出血患者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建议,对无明显意识障碍患者可暂予保守治疗,经与家属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后,患者被收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CU)进行监护治疗。

4月8日一早,陈炯医生紧急联系放射科对患者进行头颅CT复查和脑血管检查,排除了颅内血管畸形出血,但血肿量较前进展,脑室受压更为明显,需迅速解除血肿压迫、降低颅压,此时患者意识障碍并未加重,说明颅高压尚处于代偿阶段。治疗陷入两难:若继续保守治疗,患者病情有可能突然恶化导致脑疝,造成严重后果;若采取传统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不仅创伤大、出血多,长期抗凝导致止血困难,而且去骨瓣后还需二期颅骨修补,大大增加住院时间和后续治疗费用。最终经团队讨论,决定局麻下为患者实施急性硬膜下血肿内镜微创引流手术,通过引流监测一体化导管引流血肿,并实时监测术后脑温和颅压,指导后续治疗。

 

图片

入院CT复查左侧急性硬膜下血肿进展

左侧脑室受压消失

 

下午两点半手术开始,由神经外科崔宇辉医生主刀,麻醉师严海和顾妤妤护士协助。首先根据术前CT血肿最厚处的左颞部体表投影设计穿刺点,在颅骨钻出一个直径仅1.5 cm的微创小孔,然后打开硬脑膜,在神经内镜直视下将引流监测导管置入血肿腔,抽出血肿约8 mL以缓解颅高压,测颅压12 mmHg,随后关闭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第2天,开始对血肿腔进行尿激酶灌洗,以促使残留血肿排出,术后1周复查CT显示急性血肿已基本清除,引流期间未出现再出血、癫痫、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已于近日康复出院,未遗留后遗症。更重要的是,相较传统急性硬膜下血肿开颅手术,本例患者共住院两周,住院周期缩减一半,治疗费用更是大幅降低,同时采用局麻微创手术,降低了麻醉风险,提高了患者舒适度,进一步践行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图片

图片

术中利用一体化引流监测导管抽出血肿约8mL

术后实时监测脑温和颅压

 

图片

术后1周CT复查急性血肿基本清除

 

图片

出院前CT复查血肿完全吸收

 

图片

患者出院时未遗留后遗症

 

目前国内外针对具有明显占位效应、尤其是进展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仍首选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单纯钻孔引流术极少开展。尽管本例患者颅内压增高、血肿占位效应明显,但并未出现严重意识障碍,且不排除抗凝药物相关出血,因此治疗团队遵循损伤控制外科(DCS)原则,选择了创伤更小、花费更少、恢复更快的颅骨钻孔引流手术,同时在术中使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可视化血肿引流,通过内镜影像不仅可以清晰辨别血肿和脑组织,大大提高引流管置入成功率,还能够实时观察有无出血,避免手术操作误伤。术后再通过注入血肿溶解剂,促使残留血肿进一步排出,以提高血肿清除率;同时利用一体化引流管的神经监测功能,对脑温和颅压进行实时监测,以有效防治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颅脑创伤(TBI)手术作为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手术,一直备受重视,但目前手术理念的创新性仍存在较大不足。微创手术是引领现代外科前进的重要发展方向,颅脑创伤微创理念的推广实践有助于提升手术疗效,降低致死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随着神经外科领域的微创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以推广和普及,神经内镜手术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田恒力教授的指导下,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浩专家团队在国内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治疗中,包括急性硬膜外血肿内镜小骨窗清除术、急性硬膜下血肿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监测导管置入术等,均取得了不错效果,研发的可变径内镜手术工作通道和双向颅内引流管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获医院2022年度医疗技术骨干队伍培育项目支持和2024年度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

本次针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开展内镜微创引流手术,是神经外科对颅脑创伤手术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六院颅脑创伤精品亚专科的品牌影响力,而且有助于在国内推广实践颅脑创伤手术的微创理念,促进以微创手术为核心的加速康复外科在神经重症中的发展与进步。相信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提高和颅脑创伤规范化治疗的推进,将会使更多的颅脑创伤患者从中获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