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红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是调节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氧化氮合酶家族将精氨酸转化为L瓜氨酸和一氧化氮,由三个独立基因nos1、nos2和nos3编码的三种异构体组成。这些异构体也是根据它们最初被发现的组织命名的。

2023-09-26

Nature子刊:孙宝林/于丹/舒雪琴等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调控万古霉素耐药性发生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利用修饰组学分析鉴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NOS内源NO的S-亚硝基化修饰靶点,揭示了细菌NOS及其内源产生的NO通过介导靶蛋白的S-亚硝基化修饰以促进万古霉素耐药性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

2023-05-11

Redox Biology:α-葡萄糖苷酶触发的一氧化氮靶向递送改善非甾体抗炎药所致肠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炎药物,能有效减轻疼痛和炎症。然而,非类固醇抗炎药会导致胃肠道(GI)严重受损。

2023-01-31

Nitric Oxide:揭示一氧化氮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新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PA)别名绿脓杆菌,占全球院内感染的10%~15%,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致死率高达约38%,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集中在抗生素治疗,产生耐药性是治疗方案所要面临的挑战。

2022-08-30

Cell:综述文章揭示一氧化氮信号在人类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概述了一氧化氮(NO)信号在人类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2022-08-12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纳米凝胶缓释一氧化氮,可改善肥胖和糖尿病,还能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局部输送一氧化氮来减轻体重的策略可能是预防和治疗多种代谢疾病的一种新颖、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2022-05-09

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质?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科研成果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条件限制,弥补了我国农业的最大短板,同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科学家是怎么做到“从无到有”达到“万吨级产能”的呢?众所周

2021-11-03

Chem Sci:利用人工甜味剂递送一氧化碳,可阻止器官损伤

2021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乔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的Binghe Wang教授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口服的前体药物(prodrug),它可以提供一氧化碳以防止急性肾损伤。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dapting decarbonylation chemistry for the

2021-07-26

Redox Biol:一氧化氮可用于治疗COVID-19

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治疗2003年SARS流行病背后的冠状病毒的有效方法也适用于密切相关的SARS-CoV-2。具体而言,研究者们发现一氧化氮(NO),即由人体自身产生的具有抗病毒特性的化合物,具有杀伤新冠病毒的效果。该研究发表在《Redox Biology》杂志上。

2020-10-03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揭示肝上皮细胞调节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新机制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肝炎、酒精和原发性肝病是肝脏损伤的常见原因,并会进一步导致瘢痕,即肝纤维化。长期的肝纤维化会导致肝组织变厚,进而导致肝内血压升高等其他问题。这种被称为门静脉高压症的肝脏中的高血压,通常是不被发现的,但它可能会致命的后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卡罗

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