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医专利及企业海外融资互动问答

本视频由南京华讯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授权播出。该互动问答主要围绕生物医专利分析、专利申请、生物医企业海外融资等话题进行讨论。

2015-04-22 课时:7分钟

侯庆辰:生物医专利分析及其应用

本视频由南京华讯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授权播出。
随着中国企业渐渐拥有自主技术,其走出中国的需求可说与日俱增。但是,中国企业要走出中国,往往面对欧美大厂设下的重重专利壁垒,要如何突破这障碍,一直困扰着中国企业。

本课程介绍专利分析,特别是「专利有效性分析」,即评估专利被事后撤销的可能性高低。其应用之领域,包含专利设质融资、专利作价入股或专利买卖前确认标的专利是否有效,以及协助客户设法撤销掉其竞争对手的专利,以清除客户在产品销售上之障碍;以及「专利侵权分析」,也就是评估产品落入他人专利而构成侵权的机率,如何进行回避设计。

2015-04-22 课时:7分钟

周国华:测序技术的进步与个体化用水平的提高

个体化用就是先采用某种诊断技术检测与物效应和不良反应相关的患者遗传学多态性、病理组织基因特征(序列与表达量变化)、病原体耐基因突变等三种类型标志物,然后根据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给予适当的物治疗。因此实现个体化用的关键是如何准确、经济和方便地找到与效和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标志物。

测序技术是寻找这些基因标志物的最好工具。从毛细管电泳技术发展到如今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使单机测序速度提高了百万倍以上,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成本也因此下降到5000 美元左右。

高通量测序技术使基于GWAS 技术的个体化用相关SNP 的筛选成为可能;单细胞水平的基因测序,使基于血浆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浆循环肿瘤DNA 的无创肿瘤靶向用诊断成为可能;此外,测序技术也为快速发现病原体基因组中的耐新突变提供了工具。测序技术的进步极大提高了临床个体化用的水平。

2015-04-24 课时:9分钟

孙洪业: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推动物研发及临床物开发

个性化医疗的愿景是根据对每个病人的基因特征采取不同的治疗。 理想的情况是在物研发和临床的早期引入个性化医疗的理念。

现在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物研发,临床和靶向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来加快物研发的过程。 将人的肿瘤移植到鼠上并将这些肿瘤进行了基因组学表征分类。

对220 个不同类型人鼠移植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 胰腺癌等)进行了外显子深度测序(100X)。应用外显子深度测序结果建立了功能基因数据库以便研究者们在进行不同化合物实验时选择他们理想的动物模型。

对其中一些动物模型又进一步做了转录组学 (融合基因)和SNP 芯片(基因拷贝数)的分析。

根据基因分析的结果对三类driver 突变(点突变,融合基因,基因缺失)的人鼠移植肿瘤模型成功地进行了靶向治疗。实验结果表明基因组学表征的人鼠移植肿瘤模型是转化医学研究和个性化医疗的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2015-04-27 课时:11分钟

陈扬超:以微核糖核酸(microRNA)为靶的抗癌物研发

非编码微RNA(microRNA)可通过调节众多基因的表达来行使致癌或是抑癌功能,调节microRNA表达变化的小分子化合物被视为潜在的抗肿瘤物。最近,在欧洲以微RNA(microRNA-122)为靶的化合物作为抗丙肝病毒感染物已经进入临床二期试验,标志着以非编码微RNA为靶的物研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非编码微RNA-34a(miR-34a)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包括肝癌在内的众多肿瘤中表达下调或是沉默。因此,miR-34a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靶标。我们成功构建了一个miR-34a的荧光报告系统,通过该系统,我们从化合物文库中筛选出激活miR-34a表达的小分子化合物3。

化合物3可以特异激活肝癌细胞内miR-34a的表达及降低miR-34a目的基因的表达。 体内外试验证明化合物3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比较化合物3与肝癌晚期用Sorafenib显示化合物3具有更加显著的抗癌活性并且没有毒性。MiR-34a小分子调控剂作为潜在的新抗癌物前景令人向望。

2015-05-15 课时:41分钟

尹继业: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联合化疗的遗传理学研究

尹继业,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临床理研究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分子遗传理研究室副主任、湘雅医学检验所技术副总监。

肺癌是我国和全世界范围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肿瘤,到目前为止,铂类联合化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方案,尤其对于进展期肿瘤。

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同患者的化疗疗效存在巨大差异,随着遗传理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基因变异对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联合化疗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此,了解基因变异与铂类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有助于建立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体系。

但当前尚缺乏可以用于准确预测铂类物化疗敏感性的基因变异。因此,我们分析了铂类物通路31个关键基因 (ATP7A, ATP7B, AQP2, AQP9, MVP, OCT2, TMEM205, SLC2A1, SIRT1, HSPB1, HSPE1, HSPA4, RAC1, RhoA, HMGB1, HMGB2, SSRP1, MLH1, MSH2, MSH3, MSH4, MSH5, MSH6, ABCG2, XPA, ERCC5, SRCC1, GSTT1, WISP1, eIF3a, VCP) 的214个多态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其中发现OCT2 (rs195854, rs195854), TMEM205 (rs896412), AQP9 (rs1516400), AQP2 (rs7314734), ATP7B (rs9535828, rs9535826), eIF3a (rs3740556) 与铂类化疗疗效显著相关。

为发现新的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相关的遗传突变,我们挑选了17对铂类化疗明显耐和敏感的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研究。发现 adenylate cyclase 1的 rs2280497和 rs2293106与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相关,并在小样本人群得到了初步验证。

2015-05-19 课时:33分钟

黄民: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用中的应用

传统的“千人一面”物治疗模式下物的有效仅为25%-80%,临床上虽进行常规的治疗物监测(TDM),但由于存在滞后性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探索出造成动学及效学个体差异的原因从而实现个体化用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多年的研究发现20%~95%的物反应和处置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因此物代谢酶、物转运体、物靶点的遗传多态性是个体化用的研究热点。随着物基因组学以及DNA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遗传因素指导临床用物越来越多,截至目前,美国FDA已经为超过130个物的标签中增加了物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信息,但种族间遗传因素的巨大差异不容忽视。

本实验室近十余年来与临床紧密合作,开展有关中国人群个体化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演讲者将着重介绍他克莫司、环孢素A、华法林、环磷酰胺等个体化用的最新研究结果。

2015-06-02 课时:41分钟

齐念民:干细胞证申报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的制备过程工程

齐念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Stem Cell Culture Bioprocess Engineering for IND/NDA Filings —— 目标:建立具过程标准的“工程可描述化、数学可定义化、工程参数可控 化、高质、高效”体外干细胞产业化制备过程,提高干细胞证报批的过程评价水平。

2015-07-01 课时:36分钟

周泽奇:治疗卵巢肿瘤抗体物单链三特异抗体的研究开发

周泽奇,天津国际生物医联合研究院副院长, 历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美国BAYER公司资深科学家、美国WYETH生物制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Egenix生物公司常务副总裁兼科学总监。

据统计,2011年全球治疗性抗体物销售额超过了568亿美元,2015年有望达到980亿美元左右。市场上的肿瘤治疗性抗体物全部为单克隆抗体物或抗体藕联物物。

截止到2012年,美国FDA一共批准了29种抗体物,其中肿瘤治疗性工程抗体物12种。经过多年的研发,许多新型工程抗体物的抗肿瘤效果已经在体内外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预计以抗肿瘤双或三特异抗体物为代表的新型工程抗体物将会成为全球抗肿瘤抗体物重要技术之一。

2015-07-15 课时:43分钟

高栋:抗体生物类似及其质量控制

报告简述生物类似的概念、要求,以及目前全球生物类似的现状;接着分析抗体生物类似与原研出现差异的主要来源,以及中国抗体生物类似开发的思路;最后是关于抗体生物类似的研究案例介绍。

2015-07-16 课时:3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