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开发链霉菌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细菌全细胞生物传感器能够利用细胞内的特异性识别元件感知特定生物分子,具有低成本、易操作、高灵敏度和强特异性等特点,适用于微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高效筛选。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属于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及疼痛感知等,是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因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尚无突破,迄今尚无这类受体的靶向药物成功上市。近期,新药研究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
陆地棉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是环境适应性最高的栽培棉种。棉花育种专家很早就发现陆地棉存在不同的生态型,然而对这些不同的生态型形成的机制却完全不了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陆地棉的纤维品质直接决定了其经济价值。解析陆地棉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可以为优质棉花生长改良提供理论信息。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雄明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30
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细胞增殖示踪新技术成功揭秘肝细胞来源难题
“新生”肝细胞是人体治疗和修复受损肝脏的可再生武器。它分布于肝脏基本单位肝小叶内的不同区域,且增殖缓慢。受制于细胞增殖示踪技术,科学家们只能检测到某个时间点的肝细胞增殖,且容易受到其他增殖细胞信号影响,无法从肝脏整体持续跟踪增殖细胞。肝细胞来源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斌研究团队突破以往的研究模式,即不再依赖单一分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 DNA 同源重组的关键分子机制
作为三大DNA代谢途径(DNA 复制、重组、损伤修复)之一,DNA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物事件。它在细胞生长、减数分裂、配子形成、物种进化、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等多方面,起着必需作用。两条相似但不完全一致的同源染色体通过DNA同源重组进行遗传信息交换,以促进生命体进
科技部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国科发基〔2020〕251号卫生健康委: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疑难重症及罕见病科学研究,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经专家评审,科技部决定批准建设“疑难重症及
科技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建设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河南省科技厅: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落实科技部与河南省部省会商会议相关议定事项,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推荐和专家论证,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建设运行条件。现决定批准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运行(名单附后)。河南省人民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
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级真菌”感染的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
真菌感染是世界范围内临床医学面临的重要威胁。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日本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真菌物种。因为该菌具有多重耐药和致死率高的特征,也被称为“超级真菌”。近年来,耳念珠菌在全世界不同国家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医院内感染。“超级真菌”的感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以及疾病防控部门的高度关注。近期,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广华研究员和北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上肢痉挛性偏瘫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枢性偏瘫,是指因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一侧大脑损伤造成对侧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其中,痉挛性上肢偏瘫是严重影响生活的常见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课题组针对痉挛性上肢偏瘫提出了“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的创新手术疗法,即通过手术将健侧上肢颈神经移位至瘫痪侧的颈神经,避开损伤侧大脑半球,让偏瘫上肢与同侧健康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洪新教授简介
生物谷将于2018年5月17-18号召开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邀请一线专家学者汇聚推动基因编辑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基因编辑成果促进基因编辑技术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探讨基因治疗的临床发展路径,包括法规, 伦理,技术, 定价策略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邓洪新教授,作为2018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研讨会的演讲嘉宾,将在研讨会上带来行业内的独特视角,深度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