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研究揭示传粉榕小蜂从互惠共生向欺骗寄生演化的机制
互惠共生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在相互合作中受益,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往研究发现互惠共生从不同尺度上影响全球生态过程,而物种间互惠关系的获得、维持或丢失的演化机制仍是未解之谜。榕树-传粉榕小蜂在繁殖上高度依赖,形成了严密的、颇具代表性的互惠共生系统。榕属植物具有独特的隐头花序结构,依赖专一的榕小蜂传粉,榕树为传粉榕小蜂提供繁殖场所及食物,双
研究研究揭示榕树气生根发育、性别决定和榕-蜂协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
榕属植物是热带雨林的关键类群,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多样性。榕属植物和与传粉榕小蜂有的高度专性共生关系,在探讨物种形成、动植物协同进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榕树和榕小蜂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信息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以上榕树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10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明瑞光课题组等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
Chemoecology:榕树-榕小蜂共存化学生态学机制研究新进展
在最为典型的互惠共生体系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中,植物和昆虫的繁殖都直接依赖于对方,联系两者的“信号”是维持该系统稳定共存的关键。榕树与其专性传粉昆虫榕小蜂组成了高度专一的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榕树依靠榕小蜂传粉产生种子,并为榕小蜂提供繁育场所。在该系统中,榕小蜂只在榕树处于雌花期时进入果腔传粉并产卵,而只在雄花期的榕果内收集花粉。
PLOS ONE:于慧等榕与榕小蜂协同进化研究获进展
粗叶榕雄花序:(a)雌花期花序,雄花在花序孔口分布,短柱雌花花序内部分布;(b)雄花期花序,腔内共生昆虫(传粉和非传粉小蜂)的发育已接近成熟。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LOS ONE在线刊登了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ving Your Sons to Safety: Galls Containing Male Fig Wasps Expand into the Centre of
PLoS ONE:寄生榕小蜂对寄主保守性研究获进展
寄生生物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寄生生物的进化多样化过程与其他营养级生物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对于这一进化和分化的生态过程仍不清楚。不同类型榕小蜂之间专化并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为研究包括寄生关系在内的多层营养级系统的生态学提供了绝佳的实验材料。
Ecological Entomology : 非传粉榕小蜂中一种新的食性模式
在榕树—榕小蜂高度专一的互利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非传粉榕小蜂,绝大部分的非传粉榕小蜂在果外用较长的产卵器刺过果壁进行产卵,只有少量种类的金小蜂能够进入果内产卵。在西双版纳版纳地区,只有隶属于4个属中的5个种能够进入果内产卵。
Ecol Entomol:发现非传粉榕小蜂中一种新的食性模式
在榕树—榕小蜂高度专一的互利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非传粉榕小蜂,绝大部分的非传粉榕小蜂在果外用较长的产卵器刺过果壁进行产卵,只有少量种类的金小蜂能够进入果内产卵。在西双版纳版纳地区,只有隶属于4个属中的5个种能够进入果内产卵。
PLoS ONE:个体大的传粉榕小蜂需谨慎选择雌花期榕果时间
雌花开放期的榕果将释放专一的化学气味吸引其传粉榕小蜂,到达的传粉榕小蜂需通过榕果顶部层层叠叠的苞片通道,才能进入果腔接触到雌花。雌花的开放状态影响着苞片通道的松紧程度,而苞片通道的松紧变化对传粉榕小蜂个体大小起筛选、过滤作用,进而可调节榕–蜂互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