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J.:研究人员制成植物人工染色体

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研究所教授村田稔率领的研究小组25日宣布,他们成功在植物细胞内人工制造出了带有遗传信息的染色体。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新的作物品种。 研究小组使用拟南芥,利用“自顶向下分析法”,通过操控细胞内原有的染色体,并进行改编,制作出了比通常染色体要小的环状人工染色体。即使是自花授粉的种子,也有40%以上继承了这种人工染色体。

2013-04-27

plant Cell:李传友等发现转录中介体复合物调控茉莉酸信号途径新机制

转录中介体 (Mediator)是由多个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亚基组成的蛋白复合物。在基因转录过程中,转录中介体分别与基因特异的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II相互作用, 广泛参与二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被称为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中央控制器。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激素特异的转录因子的作用,但对于转录中介体的功能及作用机理所知甚少。

2012-11-18

plant Journal:AtRFC1能通过影响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均等分离

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plication factor C1 (RFC1) is required for double-strandbreak repair during meiotic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Arabidopsis”的文章...

2013-01-05

plant Cell:植物细胞核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

近日,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黄海课题组科研人员与英国剑桥大学及John Innes Centre的Janneke Balk博士研究组合作在国际植物科学领域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The DUF59 family gene AE7 acts in the cytosolic 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pathway to maintain n

2013-01-04

The plant Cell:胡晗华等硅藻油脂积累机制研究获进展

硅藻是藻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约占全球初级生产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整个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与多数藻类不同,硅藻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或金藻多糖,其中油份以油滴状态贮存在细胞中,含量可占40~60%,因而被认为是最为合适的生物柴油原料之一。然而,目前其油脂积累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14-04-29

plant Cell:禾谷镰孢侵染植物的分子策略

12月,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唐威华研究组在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In planta stage-specific fungal gene profiling elucidates the molecular strategies of Fusarium graminearum growing inside wheat coleoptiles”的研究论文...

2013-01-02

plant Cell:朱英国等水稻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院士课题组在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The Rice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RF5 Restores Fertility in Hong-Lian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Lines via a Complex with the Glycine-Rich Pr

2012-04-11

plant Physiol:产祝龙等锌指蛋白调控植物多种胁迫抗性机理研究获进展

生物胁迫(细菌和真菌侵染等)和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盐和冷害等)是植物生活史中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这些逆境胁迫因子单独或者共同作用从而制约着农作物的生产。然而,植物由于自身不能移动,当遭受逆境环境时只能应

2014-05-19

plant Physiol:储成才等激素调控水稻冠根发育研究获进展

细胞分裂素是植物中五大激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5年日本科学家首先发现了许多高产水稻品种中一个编码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基因OsCKX2的突变,造成细胞分裂素在花序分生组织中的特异性累积,导致大穗的表型,最终导致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2014-05-19

plant Cell:中山大学在植物光系统修复领域获重要进展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宏斌教授课题组在植物光系统修复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一个新的陆生植物特有的光系统修复因子--HHL1,特异性参与叶绿体光系统II(PSII)损伤修复调控。

2014-04-11